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办案质量 市司法局打造法律援助工作新格局

来源:西安日报 2018-12-14 08:12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在市司法局的引领下,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认真贯彻《法律援助条例》和《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积极推行便民举措,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努力将法律援助工作打造成一项优质的“民心工程”。2018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接待群众法律咨询8.2万人次,受理和指派法律援助案件15128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市法律援助工作先后受到表彰奖励140余次,市法律援助中心被授予“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残疾人维权示范岗”“全国法律援助便民示范窗口”“全国青少年维权岗”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四届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法律援助先进集体”荣誉。

延伸触角发挥服务大局主动性

目前,西安市13个区县全部设立了法律援助机构,均已实现法律援助机构“有编制、有经费、有人员、有办公场所”的“四有”目标。全市法律援助机构现有在编人员89人;拥有办公场所面积达到2500余平方米,有11家机构进驻政府政务办公大厅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为更好地提供法律服务,市法律援助机构在工、青、妇、残等社会团体设立联络部(站)141个,在街道(乡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80个,使法律援助真正延伸到基层;在法院、看守所全部派驻值班律师,在律师事务所设立“爱心工作站”18个。碑林区、莲湖区等区县还进一步延伸援助触角,在看守所、交警大队、未成年人法庭等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市法律援助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咨询服务不超过半小时,受理服务不超过1小时”的服务目标。

为保证服务质量达标,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工作监管,制定了《西安市法律援助案件档案管理办法》、《西安市法律援助事项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西安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管理办法》、《西安市法律援助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在服务质量监督方面,不断完善回访受援人、庭审旁听、案件抽查、服务跟踪等工作机制,采取公布投诉电话、网上投诉和邀请受援人座谈等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公众评议。同时,建立健全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将发放办案补贴与援助服务质量相挂钩。

阵地前移全力配合司法体制改革

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促进司法公正,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市司法局全面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迅速成立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并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制定了《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试行)》。

为确保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顺利推行并且取得实效,经认真研究,市司法局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工作站律师值班工作,全力保证各类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都将做到“每一个案件都有律师辩护”,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案件审判中的辩护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市中院和13个区县法院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了律师派驻法院值班全覆盖,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刑事案件指派律师时间。

同时建立了专门的刑事案件辩护律师库,统筹调配律师资源。目前在市律协已经建立了1200余名律师组成的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律师库。2017年12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机构扩大通知辩护法律援助案件3513件。

在全面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及时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列入年度司法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整体部署,积极推进。迅速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履行法律援助和调查评估工作职责,依法规范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实践,试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并不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规范化建设,打好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基础。目前,全市在法院、看守所共建立工作站27个,建站率达到了100%。2018年,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8300人次,为其中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1001件。

拓宽领域有效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扩大援助范围,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将申请援助群众的经济困难标准由原来的“低保”放宽至“低保的两倍”水平,将城乡经济困难的边缘人群纳入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并逐步扩大到低收入人群,对农民工、残疾人、未成年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不再审查经济状况,直接给予援助。在扩大受案范围方面,将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伪劣农药、种子、化肥坑农事件,医疗事故赔偿,食品药品安全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法律援助受案范围,并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使更多困难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

在规范服务标准方面,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在接待工作中坚持做到“六心”和“三个一”,并开通了农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挂牌上岗制”等制度,受到了受援群众的普遍好评。同时,与民政局系统联合为全市近万户特困户发放了“法律援助爱心卡”,持有此卡的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再审查经济状况,直接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马律师,这次多亏了你,不然我女儿一辈子就完了……”被告人樊某被宣告无罪判决后,樊某的父母感激涕零。原来,被告人樊某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又八个月,并处罚金三万,樊女的父母始终坚信女儿不会犯罪,遂经人介绍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承办律师认为此案错综复杂,多次分析、反复推敲,寻找辩护思路,精心制定辩护策略,准备了无罪的辩护意见。最终,樊某的案件发回重审,被判无罪。

“不瞒你说,宣告无罪的时候,我的心情就像中了百万大奖一样激动!”承办律师笑着说道,“法律援助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但对于老百姓意义重大,可能一辈子的命运就此改变了。”

搭建平台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欢迎致电12348法律援助专线……”为进一步实现法律援助精准服务,经改造提升,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推出了全新的法律援助热线话务平台。2018年,热线平台共接听来电39241件次,其中现场解答群众来电法律咨询31373件。

长期以来,市法律援助中心将12348热线质量作为业务工作重中之重,从制度建设、专业水平、服务规范、人员保障等各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了热线平台服务质量的提升。目前,平台设有自动语音功能和人工话务接听功能,在13个区县设有分坐席,可以满足群众电话法律咨询和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并开辟了特殊群体专门服务渠道,针对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疾患者和农民工群体的法律服务需求,可以采取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方式给予服务,确保他们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获得及时有效专业的法律服务帮助。根据群众建议,六月份起,热线平台人工服务实行朝九晚五工作制,取消午休两小时,延长人工服务工作时间。

按照市司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市法律援助中心根据以往热线来电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开辟了服务商事法律咨询的专门人工坐席,邀请擅长商事业务的律师参与接听法律咨询,为社会各类经济体提供基础的法律咨询和服务指引。同时也结合西安市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服务指南,为外地游客和大学生投资落户西安提供服务指引。截至目前,热线平台解答商事法律咨询1300余件次。按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相互融合的要求,将进一步完善平台硬件建设,强化平台服务工作团队建设,打造专业、高效、为民的西安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铁军团队。

一直以来,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管理力度,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接下来工作中,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突出重点服务对象,不断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努力提升为民服务质量。李怡松徐征

新闻推荐

西安交警两个多月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法10万余例

阳光讯(记者严文辉)12月10日上午,西安交警特勤大队全警上路,由铁骑配合在太乙路立交由东向西上桥口、太白路立交由东向西下桥...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办案质量 市司法局打造法律援助工作新格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