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群
这里是日内瓦,这里是联合国世贸组织总部。这是我新出的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叫《大刈镰》,在2018年中国书博会上亮相。现在这本最新作品,赠送给这座城市,赠送给这个世界组织。
这是一本向草原致敬,向我胯下的那匹马致敬的一本书,是对我青春和激情岁月的祭奠。我是中国的最后一代骑兵,或者换言之,骑兵这个辉煌了两千年的兵种,在我和我的战友们的手中得到了完结。
我当兵的地方在中亚。那里有一块草原,叫阿勒泰草原。那里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大山,叫阿尔泰山。有一条经过四千多公里流程,穿越西伯利亚,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中国段和哈萨克斯坦段,叫额尔齐斯河,进入俄罗斯境内后,易名鄂毕河。
阿尔泰山山脉,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最后消失的地方。这三大古游牧民族是古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古雅利安游牧民族、古欧罗巴游牧民族。已故的英国人类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阿诺德·汤因比先生,在接受日本摄影家池田大作的访问时,当池田问道,假如让你重新出生一次,你愿意出生在哪里时,汤因比回答,我愿意出生在中亚,出生在中国的新疆,出生在阿尔泰山山脉,那是一块多么迷人的地方呀,是世界的人种博物馆,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前两个都消灭在那里了,古欧罗巴游牧民族,则迁徙到地中海沿岸定居,并且从马背上跳下来以舟作马,开始人类的大航海时代。
这本书叫《大刈镰》。大刈镰是中亚地面牧民们收割马草时用的大镰刀,前面有一个两尺长的刃子,斜安在一个一身高的木柄上。木柄中段还有一个把手。打草时,人们排成一行,半直着身子,一路刈。大刈镰沙沙响,牧草一行一行倒下了。
中亚细亚地面的阳光,炽烈而又透亮。摊在地面上的牧草,要晾晒一阵,去掉水汽,然后缓缓等黄昏的时候,用铁叉将它卷起,垛成一个个草垛。
吉尔吉斯斯坦籍作家艾特玛托夫,在他的小说《查米莉亚》《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里,描绘过这打马草的情景。那是比什凯克,伊塞克湖的附近。在苦艾草原上,草被割倒了,太阳一晒,整个草原都散着一种又香又臭的苦艾气味。艾特玛托夫晚年,写过一本书,叫《待到冰山融化时》,书中说:“世界是一个整体,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假如有海难发生,谁也不能幸免!”
我右手的大拇指的指头上,有一道长长的深深的刀痕。这刀痕就是大刈镰锋利的刀刃削的,是草原留给我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打马草的地方在额尔齐斯河南湾。一群精壮的哈萨克男人,挥舞大刈镰在打草,我也混在他们中间。磨镰刀有两个程序。第一个程序是,给地面垫一个小铁砧,将镰刀搁在铁砧上,然后用一个小锤子叮叮咚咚地敲。第二个程序则是,将镰刀刃儿平放到脸前,齐眉高,木柄拄地,然后从戈壁滩上拣个小鹅卵石儿,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握住石头儿,这样挥动着在镰刃上擦,在擦的时候,还不停地“呸呸呸”地向镰刀上吐唾沫。
我是农民,农民磨镰刀,是将镰刀往磨石上磨,而这牧民磨镰刀,是将石头往镰刀上去磨。旁边站着的我,好奇心驱使,于是也弯腰拣起一块小石头,竖起镰刀,沙沙地磨起来,并且在磨的同时,也学着样子,不时地朝镰刃上喷两口唾沫。
突然的事情发生了,在一次挥动中,我的大拇指的半个指头被大刈镰锋利的镰刃割下来,只连了一层皮,鲜血直流。我大叫了一声,用另一只手捂住这根指头。后来边防站的医生给我缝了三针,指头保住了,但是却留下了这道深深的伤痕。这就是大拇指的故事。
说完手的大拇指,那么下来说说脚的小拇指的故事,或者准确一点讲,叫脚的小指趾指甲盖的故事。它出自我整整25年前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这部小说被誉为陕北高原史诗,是对这块土地一百年沧桑史的一次庄严巡礼。匈奴民族是震撼了东方世界和西方世界的古游牧民族,中亚地面是他们的主要游牧牧场。原住匈奴人掀起长达200多年的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之乱。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中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陕北建统万城,完成了匈奴民族在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前,最后一声绝唱。
《最后一个匈奴》就是写他们的故事,而故事的着重点不在凭吊历史,而是描写当下。那掉队的匈奴士兵走入一户陕北窑洞,于是,在高原上,一个生机勃勃的人类族群诞生了,婴儿的第一声啼哭,便带着高原的粗犷和草原的辽阔。“请注意孩子的脚指甲盖,那是浑圆的完整的一块,而汉民族脚的小拇指的趾甲盖,往往分岔,不规则地分成两半!”这是小说中的描写。这个细节引起许多的热闹话题,而我也无数地予以解释,直至25年后的今天,还常常有人提起它。
我曾经请教过一位中国社科院民族史专家,他告诉我,我的描述是准确的,并且不独匈奴民族,那些活跃在中亚高原的200多个古游牧民族,脚的小拇指趾甲盖都是浑圆的一块。
当我将这些所得告诉朋友们时,我在这一刻感到十分的愉快!我一直想告诉大家,现在是在这欧洲中心,在日内瓦。
一想到是在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遥远的地方,谈这些话题,我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我们的行程还要继续,也许进入意大利境内后,我会讲述阿提拉大帝围攻罗马城的故事,而在这次行程结束,回到西安家中后,我会详尽地将撒马尔罕之子、跛子帖木儿大帝的故事写出来,因为不了解他,你就根本无法进入中亚的过去时和现在时。
新闻推荐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上周接到来电30576个 出租车营运不规范 等公交车难乘车难 成投诉热点
本报讯(记者袁玥)12月5日,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办公室公布上周问题受理情况,11月26日至12月2日,电话呼入总数30576个,市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