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把家用游泳池改成了藏书五万册的藏书室□本报记者徐静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发表第一首诗,就此跟文学结缘。
他曾经是一代人心中科幻梦的启蒙者,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号称风趣幽默的“小灵通之父”。四十不惑之后,叶永烈转走纪实文学之路:“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红色历程,《“四人帮”兴亡》(增订版)《陈伯达传》有“文革”十年的真实写照……一本本走进历史深处的传记和纪实文学,让我们在写作领域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叶永烈。
75岁时,写作总量已超过3000万字的叶永烈没有选择封笔,而是放弃了自己擅长的非虚构叙述方式,开始转向长篇小说(虚构文学)。今年,130万字的长篇小说“上海三部曲”已全部完成并与读者见面。
听叶永烈讲述他的成长经历,可以感受到他的多维度:是爱好诗歌和科幻的北大学生,也是喜欢掌控各种数码产品的“理工男”,还是爱刨根究底的“旧闻记者”。对文学从未丧失激情与追求,使叶永烈没有沦陷到自己的经验写作之中,而是游刃有余地在文学之路上不断前行。
>>上海三部曲,把故乡写进长篇
“我是70后作家,再过两年就是80后了。”电话里叶永烈的声音,干脆、爽朗。向他邀约采访,发邮件,秒回;发微信,也是秒回,虽然只有几个字,简单扼要。这次齐鲁晚报对他的采访,是从其新作“上海三部曲”谈起。
“中国两千年的历史看西安,一千年的历史看北京,一百年的历史看上海。”写了多年的纪实文学,叶永烈感觉,自己写长篇小说的时候到了:“上海向来是中国金融的中心,我在上海生活了半个多世纪,弄堂住了15年。我就想写上海外滩的百年洋楼、石库门,这是别的城市没有的。”看得出,叶永烈想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一部属于上海的社会文本,而书中许多情节、地点的选择,都嵌入了叶永烈自己的人生坐标。
23年前,叶永烈在重读《上海——冒险家的乐园》时突发奇想:当年那些“冒险家”的后代如果重返上海,将会演绎出怎样的传奇故事?因此三部曲的第一部《东方华尔街》在1993年就列入了作家出版社的出版计划。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描写当年“冒险家”的后代从美国重返上海的小说,是从美国佛罗里达神秘的富翁岛——棕榈树滩岛的上海会所写起的,喜欢旅游的叶永烈去过这个到处都是豪宅的小岛,对它印象深刻,便将其作为“冒后代”聚居的地方写进了第一部长篇中。“没想到特朗普上台后在岛上的自家庄园多次接待外宾,这座小岛还成了网红。”电话里的叶永烈不忘调侃几句。
第二部《海峡柔情》之所以写海峡两岸,是因为叶永烈的大儿子在台北娶妻生子二十年,叶永烈去了十几次台湾,经常一待就是小半年,不但坐火车逛遍了台湾的大小城市,还和其他普通老人一样,去学校接孙子、孙女放学,去菜市场买菜,听当地朋友讲一家家的悲欢离合,汲取了许多素材之后,才写出了海峡两岸“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故事。
第三部《邂逅美丽》是上海、温州“双城记”,写20世纪40年代动荡岁月的青春故事。在这部收尾之作中,叶永烈把自己童年家中的传奇经历写了进去。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叶家在当地是大宅门,父亲是永嘉县(现温州)的钱庄总经理、温州金融家钱业公会的理事长,还兼着一家医院的院长。谁也没想到,在这样的大户人家,竟然潜伏了一名地下党!“她是我母亲中学的同学,到我们家来做私人护士,没想到解放后得知,她是浙南游击纵队卫生处副处长”。说起这些,叶永烈颇为感慨,“她在我们家好几年,竟然谁都不知道,这比电视剧还离奇”。为了这部小说,叶永烈还采访了许多当年的游击队员,力图更真实地还原温州和平解放的那段岁月。
“上海三部曲”是叶永烈75岁时开始写的长篇,几乎是一年一部,写作的那几个月就像是“闭关”,不会接电话,也不会看微信,“基本每天写5000字,用电脑写得非常顺利。”叶永烈认为作家是编故事的人,要擅长编故事,要编得精彩,有头有尾,要让读者一口气能看完。他曾在电影制片厂工作18年,所以写东西很讲究画面感,同时又是按照中国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每个章节都留一个悬念,注重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
“一个作家应该有自己的航空母舰,写长篇小说最考量作家的文学功底”。从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转型到长篇小说(虚构文学),对叶永烈来说,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一是写作技巧成熟了,二是自己的生活阅历够了。“就像老舍写《四世同堂》,动笔之前他说要写100节,真就写了100节。”一直给人平和之感的叶永烈,说这话时却有一分胸有成竹的底气。
>>写纪实文学,做好一名“旧闻记者”
叶永烈一向以高产闻名,当记者问起这些年作品的总量,他说,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到目前是3500万字,其中最多的是纪实文学,不会少于1500万字。就在今年,除了长篇小说“上海三部曲”,叶永烈还有另一部作品问世,那就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巨匠傅雷》,这是一部延续了他纪实文学风格的作品,浓墨重彩地书写了文化名人傅雷的生平故事。
叶永烈从1982年就开始关注傅雷,他说幸亏采访开始得早,除了傅聪、傅敏兄弟,还有为《傅雷家书》作序的楼适夷,傅雷家保姆周菊娣,冒充“干女儿”而保留下傅雷夫妇骨灰的江小燕……前前后后采访了二十几位,当时能找到的都采访了。叶永烈的报告文学《傅雷之死》曾获《报告文学》杂志第二届优秀报告文学奖。其中,社会上一度流传,甚至傅聪、傅敏都信以为真的关于傅雷服毒而死的说法,正是因为叶永烈发现的一纸档案而被扭转。
在看到死亡档案之前,叶永烈也以为傅雷夫妇是喝敌敌畏自杀的,第一目击证人、保姆周菊娣也是这么说的。“当时她看到尸体上有尸斑,再加上傅雷夫妇养花,用敌敌畏杀虫,周菊娣便以为两人是喝了敌敌畏。”后来叶永烈在作品发表前去上海公安部门查档案,看到了法医鉴定书、照片,又专门找到为傅雷夫妇做尸检的法医,法医说当时没有查出毒液,就是自缢身亡。叶永烈把这份档案影印后交给傅敏,傅敏才相信了这件事。
叶永烈很重视对当事人的采访,不自觉地做着口述历史的工作。写一部书,会采访二三十位甚至更多的当事人。
叶永烈印象中最艰难的采访对象是陈伯达。“他本来就很少接受记者采访,尤其是经过多年监禁”,但凭着锲而不舍的劲头和灵活多变的技巧,陈伯达接受了叶永烈到家中的多次采访。1989年中秋节前夕,叶永烈又到陈伯达家采访,陈当时兴致很高,还用毛笔在宣纸上题诗赠给叶永烈,想不到,这成了陈伯达一生绝笔。七天之后,85岁的陈伯达在吃饭时突然心肌梗塞死去。叶永烈成为在陈伯达人生的最后一年——从刑满到去世惟一的采访者。
陈伯达的这幅字,现在依然保存在叶永烈上海的家中。“我家房子的顶层原来是游泳池,不过没有水,都被我定做的35个书柜占满了,此外还有40个档案柜,修理工来我家还以为我们是开公司的”,这些档案柜,都是叶永烈的宝贝,里面是分类标注的手稿、磁带、书信等各种资料,细心的叶永烈甚至将写给被采访者的去信都复印留档。
从2014年开始,叶永烈将珍藏着惊心动魄故事的大量书信、手稿、录音带,无偿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其中1300多盘采访录音带已经转成数字化保存。今年国庆节期间,叶永烈又整理出10箱资料,继续捐赠给上图,总共已经捐赠了60箱。
“我是个旧闻记者,又是个理工男,思维习惯于追根究底,反复推敲。”叶永烈被人称为上海的“北京作家”,因为北京是政治人物云集的地方,每写一部作品他都要去北京,多次到中南海等地密集性采访,人脉也越来越广:他三访张耀祠将军,首次把逮捕四人帮的细节公之于世;他在中南海和陈云夫人长谈,访问万里委员长,了解了很多家庭趣事,使《陈云传》《走近万里》更为生动可信;他还通过采访和梁实秋夫人韩菁菁成为朋友,韩菁菁信任地把和梁实秋的全部书信给他看……
>>离开科普,却从未离开过写作
1983年到2015年,是叶永烈书写纪实文学的黄金年代。而许多70后、80后对他的更深印象,则来自于他的成名大作《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2017年《叶永烈科普全集》出版了28卷,基本收录了叶永烈1983年以前的科普作品,共1400万字。
《十万个为什么》从1961年的第一版到第六版,叶永烈是唯一一位参与每个版本编写的作者。20岁时,叶永烈在北大化学系发表了一些跟化学有关的科普文章,后来结集成《碳的一家》出版,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十万个为什么》的化学分册编辑邀请他参与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因为学化学的文字功底可能不够,文笔好的又不一定懂化学”,成为最佳人选的叶永烈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163个为什么。此后他又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5卷971个为什么,叶永烈写了326个为什么。据说,他拿到的稿费是1600多元,在当时算是一笔巨款了。
不过,《十万个为什么》只是一些短的文章,有点小野心的叶永烈想写长篇,就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部书稿寄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因为和时代不合拍被退稿,一直到1978年才出版。“文革”结束之后,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已经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他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被翻译到英、美、德、瑞典等国家。中国的科幻小说第一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个高峰是1980年,出现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报告文学。可就在百花齐放之时,叶永烈却选择离开了他的成名阵地。
“一是四十不惑,更多地考虑时代的呼唤,觉得科普作品难以表达我的思想;二是在1983年底我的长篇科幻小说《黑影》,遭到密集性的批判;三是经过考核,我成为上海作家协会首批专业作家,从上海科协调往上海作协。”谈到自己离开科普的原因,叶永烈有不舍,但不乏理性。直在今天依然有人邀请他出山重写科普,叶永烈表现得很坚决:“科普文章我已经写下了句号,包括现在的科幻小说,我也不再关注了”。
科普科幻不写了,但叶永烈的写作没有停止。从1983年至今,叶永烈的作品超过2000万字,这是大多数作家都达不到的天文数字,这足以说明叶永烈对写作的热爱和激情,令人吃惊的是,其中近一半作品是他在一只眼睛失明的情况下完成的。
1991年叶永烈左眼视网膜脱落,手术效果不好,一点视力也没有了,只能依赖800度近视的右眼。但叶永烈没有放弃,北大的“理工男”逼自己成了“IT男”,1992年他买了当时最新款的“286”电脑,使自己成了首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用电脑不像手写那样累,字可以放大,眼睛就轻松多了。”聊到这里,叶永烈很自豪,他说自己能用惯各种电子产品,家里除了电脑和数码相机,还有体积庞大的商务用复印机、一般家庭少见的碎纸机,“包括移动硬盘,我都用3个TB的,电脑常年连着好几个。”
接下来,叶永烈还有新的作品在创作中。这位热爱写作的老人,即使与老伴周游世界,也会一并写下观感、游记、散文。他对写作的热爱,一点都没有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流失,也许正如他所说,“我把作品看成凝固了的时间,凝固了的生命。我的一生,将凝固在那密密麻麻的方块汉字长蛇阵之中。”
新闻推荐
“铁人精神”是激励更是期许 访市发改委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宋哲
“‘铁人’王进喜身上那种‘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