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之于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房子是家,是避风港。从土窑洞到二层小洋楼,从单位宿舍到大三居,西安东郊的杨新年、南郊的刘慧慧两家人的住房变化,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居者“忧其屋”到“优其屋”的变迁展示。
从土窑洞到小洋楼
实现“三级跳”
四十年的住房变化,让家住西安市灞桥区的杨新年感叹:“住房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年74岁的杨新年说起以前的住房,指着自家后院的围墙说,70年代,那里有两孔窑洞,就是一家五口人的家。为了贴补家用,还把一口窑洞租给附近厂里上班的一家人住。
窑洞不大,一扇门、一扇窗,靠着窗户的外墙搭了个简易厨房,无门、无窗。进到窑洞,左边就是土炕,右边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就是“客厅”兼“餐厅”。垒个土墙当隔断,开个门挂上门帘,就是两个女儿的房间,后面放杂物。
一到冬天,做饭就得挪到窑洞里。为取暖,炕头连着灶台,烟道从土炕下穿过去,这样只要做饭,就能保持炕上的温度。“一到冬天烧柴火,不通风,整个窑里熏得人待不住。”最怕的是,小孩子不小心爬过炕头,底下就是热锅,太危险了。“村里有不少娃,都是这样被烫伤的。”
土窑最怕透水。记得1982年,下了两三个月的连阴雨,窑洞透水坍塌,一家人不得已搬出窑洞。“当时村里的窑洞几乎都塌了,把人吓得不轻。”为了安全,杨新年决定借钱盖房,“当时2000多元,就盖起了3间红砖房。”油漆了大门、玻璃窗户,新添了写字台等家具。“还另盖了厨房,搭起了厕所。”冬天取暖用上了煤炉子。
随着儿女上班,杨新年的家又有了新变化。1998年,红砖房变成了三间平房,外墙贴上白瓷装,屋里铺上了瓷砖地,买了“五组柜”,门窗也换成了当年时兴的款式。厨房有了煤气灶,还有了太阳能洗澡房。后来,空调、彩电、洗衣机等新家电都进了门。取暖的煤炉子也换成了“暖气炉”。儿女成家添丁增口后,春节回家住房紧张。2011年,杨新年在后院又盖起了二层小洋楼。从设计到装修,都是儿女在忙活。“娃们说要住得有品位。”现在,小洋楼里新家电一应俱全。随着天然气入户,房子是越来越舒适。
从职工宿舍
搬到了大三居
每到周末,南郊的刘慧慧都会早起,仔细打扫148平方米的家,一天下来,腰困得直不起来,但她说这是快乐大过累。想起最初的家,真是心酸。刘慧慧1968年出生在西安,一家三代6口人住在父亲单位分的20多平方米的筒子楼里,中间用布帘子隔成姐弟三人的小空间,奶奶在客厅搭个1.2米的木床。
1993年,刘慧慧结婚了,由于夫妻两人是同一单位,十几平方米的职工宿舍就成了婚房。公用厨房、卫生间,谁家炒个辣椒,呛得满楼道都是,最让人难受的是上卫生间,早上就得排队。“洗澡就得到公共澡堂,难受的是夏天冲凉,还得有人把门看着,更不能占用太久。”随着儿子的出生,婆婆来帮忙看孩子,只能用木板做了隔断,地方小不方便,公公更是很少来。
进入2000年,刘慧慧一家终于分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两室一厅一卫,虽然客厅很小,但有了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已经让一家人非常满意。“再也不用排队上厕所,洗澡发愁了。”拿到钥匙后,一家人就开始规划装修、买家具。
美好的日子一天一个样,房子也越来越大。为了儿子上学,2005年,刘慧慧在学校附近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大两居室,南北通透。客厅、餐厅就有30多平方米,“终于可以放个我喜欢的大沙发了,每次去家具店,看到沙发就心里痒痒,可当时客厅小,放不下。”刘慧慧说,地方大了后,新添了好多东西。以前地方小,怕亲戚来,现在沙发就能住,不行还可以加个临时床。
2012年,刘慧慧又新买了一套148平房米的大三居,三室两厅两卫。“我最喜欢浴缸,这下也满足了。”刘慧慧开心地说,老公也有了期盼已久的书房。大阳台上也被装修成“小花园”,还做了一个小的健身房,跑步机、瑜伽室都有了。
据陕西省统计局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陕西省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7.53平方米,相比2010年陕西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2平方米增加了7.33平方米。40年沧桑巨变,西安住房从“蜗居”点点已成广厦万千。本报记者郑伊琛
我的40年
新闻推荐
老人被撞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本报记者李宗华摄“妈妈尽快好起来”,这是许行通最近的一条朋友圈内容。4天前,他的母亲周...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