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永庵
1998年10月23日,是著名作曲家刘炽驾鹤西去的日子。屈指算来,他离开我们,离开他的千千万万的听众,整整二十年了。
刘炽因为创作了《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英雄赞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而举世闻名。但许多人未必知道,他还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陕西汉子,是一位从西安甜水井走向世界的大师级艺术家。
刘炽生于1921年3月10日。9岁那年,因家道中落,他被家人送进西安三仙庙打扫佛堂。在那里,他有幸受到了已经流传了千年的隋唐燕乐(西安鼓乐)的熏陶。天资聪颖的他,暗自体察学习,很快就掌握了笙、笛和云锣的演奏技巧,这大大激发了少年刘炽的音乐灵性,使他从此开始了自己漫长的音乐人生之旅。后来,因寺院败落,他遂考入西京印书馆,当了一名铸字童工。1936年冬天,刚刚15岁的刘炽,毅然北上投奔红军,进入红军剧社当了一名小演员。次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延安时观看了他的演出,在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称他是一个“已有主角倾向的少年天才”。1939年他考入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习作曲和指挥,毕业后留校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他虽先后担任辽宁歌剧院和中国煤矿文工团的领导工作,却仍然笔耕不辍,共创作大型作品60多部、中小型作品700余首,出版作品集14种。为人们所熟知的,如歌剧《塞北黄昏》《白毛女》(合作)《阿诗玛》《红梅岭》等,电影音乐《陕北牧歌》《上甘岭》《祖国的花朵》《英雄儿女》等,合唱《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三部曲》《祖国颂》《大地颂》《太阳颂》等,器乐曲《荷花舞曲》《牧笛》《哀乐》《广播体操音乐》(三套、六套)等。
久居北京的刘炽,作为游子,对陕西和西安老家一直怀有十分炽烈的思恋之情。每当谈起自己的身世,他就会操一口地道的西安话,回忆起“甜水井的刘德荫”如何如何。其时,眉飞色舞,神采焕然,反复说他的这个小名“德荫”是他参加革命前,他父亲按排行给他取的,说“德荫”二字时,总是把“荫”字加以“儿化”,读为三声,特逗!
使笔者感到十分荣幸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因为合作关系,也因为性情投缘,刘炽和笔者竟结成了忘年之交。1985年春天,当他看到《陕西日报·副刊》发表的我的长诗《微笑的太阳》时,立即从北京飞回西安见我,让我把原诗做一些删减修改,他要很快谱写成一部歌颂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型合唱作品。有机会与我敬慕的旋律大师合作,我当然高兴,遂立即与他详谈了修改方案。接着,我设家宴为他洗尘。座中有几位虽心存仰慕却显得十分拘束的青年音乐家,站起来口口声声“刘老”长、“刘老”短。他听了,哈哈大笑,风趣地说:“我今年才32岁,也是个小伙子嘛!”边说边站了起来,在我那逼仄的餐厅里“噼里啪啦”地跳起踢踏舞来,还边跳边介绍说:“1937年,在延安学的。老功夫,还在吧?”又补充说,“这踢踏舞,还是斯诺夫人教我的!咋样?”他的狂放和风趣,不时引来大家的阵阵笑声和掌声。我想,“文革”后,他这是第一次回到自己久别的家乡,他是多么开心啊!
回到北京后,他不避酷暑,夜以继日地辛勤劳作,仅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微笑的太阳》。作品由陕西乐团合唱队在西安首演后,继而由著名指挥家严良堃执棒,由中央乐团合唱团在北京隆重公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谢幕时,严良堃笑着对刘炽说:“大作超过了贝多芬的《欢乐颂》啊!《欢乐颂》30分钟,大作32分钟!”刘炽回答他说:“歌唱盛世,赞美故乡,激情难遏啊!”
严大指挥深谙刘炽的胸怀情愫,他放下指挥棒,握着刘炽的手,会意地笑了。因为,排练前在反复研读总谱时,他早就洞悉了作品中的那个刻意安排的以迷胡为主题音调的激越欢快的中段。
此后不久,西影厂拍摄电视剧《李信与红娘子》,因受邀担任配乐作曲,刘炽又一次兴冲冲地飞回西安。
他一边读剧本,一边向李源导演建议,强调这个连续剧必须要有一首主题歌。另外,还要有片头歌、片尾歌各一首。导演同意后,他即来我家约我考虑撰写歌词。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一次新的愉快的合作。
半个多月的相处中,他是凡餐必酒,酒必西凤,这是不消说的。每次酒过三巡,他必会说起儿时的甜水井、三仙庙。他侃侃而谈,声惊四座,其赤子情怀,令人不胜感慨。
他活了七十七岁。他走了。他终于停止了歌唱。
噩耗传来,西安的朋友们相对凄然,缄默无语。
我写了一首《声声慢·悼刘炽》,权作是敬置于他灵前的一束小小的白花。
二十年过去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美好旋律,那“一条大河波浪宽”“烽烟滚滚唱英雄”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激情豪迈的歌声,依然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回荡。
刘炽,也正像一条歌唱的大河,仍然在澎湃激荡着,无休无止地向着远方奔腾而去……
新闻推荐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西安价值”备受肯定 行政效能革命让创业咖啡更香浓
9月4日晚,2018年西安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30万主题宣传活动现场。9月4日晚,2018年西安市新登记第30万户市场主体—...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