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生态区全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
自“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浐灞生态区组织各部门高频次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举重拳重点查处、打铁拳铁面督查、用好组合拳系统发力,先后创新制定了“散乱污”企业整治方案、标准及流程,开发了“散乱污”企业整治管理平台,印制了“散乱污”企业红黄牌告知书、评估单等,全面推进生态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有效助力大西安打赢“蓝天保卫战”。
践行一个理念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散乱污”分类整治。针对生态区“散乱污”企业数量多、污染大、生产粗放等突出问题,生态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散乱污”企业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分类施策、联合整治,扎实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
建立两大机制
建立全方位沟通机制。围绕“散乱污”企业整治目标任务,通过月度会、周例会、日例会、座谈会、班前班后讨论会,利用微信工作群,全面掌握整治情况,及时解决反映问题。
建立“职能局办—园办”对接机制。成立“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职能局办—园办”对接工作制度,利用三级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完整的工作台账。
完善四重保障
制定整治标准流程。举办全市首次“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培训会,制定“散乱污”企业整治标准及流程,使工作人员进一步明确“散乱污”企业范围与界定标准。
开发数字化管理平台。对“散乱污”企业台账进行数字化填报、派遣、审核、验收和归档。通过平台随时调阅查看“散乱污”企业摸排、整改、复查、验收等情况,实施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供资源保障。生态区为每个园办增援5名民警、20名辅警、50名保安、拨付专项资金500万,为“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力和资金保障。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制作并发放“散乱污”企业整治宣传海报1000余份、“散乱污”企业整治红黄警示牌及告知单1万余份,派出12辆宣传车在区内街道循环播放,提前做好政策宣传,营造良好整治氛围。
推行五项举措
坚持文明执法,保障企业利益。浐灞生态区始终以“尽量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为目标,对辖区内的涉污企业坚持“一事一议”,杜绝“一刀切”,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讨论制定治理方案,并为企业设备搬迁提供了有力支持。
强化部门合作,形成整治合力。建立发改、环保、安监、国土、规划、城管、园办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共计联合执法90余次、督察检查50余次、夜查交叉检查40余次,对部分顶风生产的“散乱污”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
实施分类治理,加强督导验收。成立“散乱污”督导检查验收小组,对提升改造类,由区环保局制定整改提升标准,联合各职能部门集中开展整治;对关停取缔类,现场检查验收,严格执行“两断三清”标准;对搬迁入园类,积极帮助企业办理搬迁手续,尽快复工生产。
建立应急机制,迅速解决问题。成立“散乱污”企业整治应急工作小组,建立应急预案,处理突发事件,保障整治工作平稳推进。
加强动态监管,防止死灰复燃。建立常态化的巡查机制,对“散乱污”企业发现一家、查处一家。对完成整改的“散乱污”企业进行不定期“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坚决杜绝死灰复燃。
9月份,浐灞生态区“散乱污”企业整治完成比例高达92.12%,位列全市20个区县、开发区首位。截至目前,浐灞生态区摸排“散乱污”企业1446户,已完成整治1409户,整治完成率97%。已初验通过“散乱污”企业1106户,验收率达76.48%。
新闻推荐
昨日,华商报记者获悉,9月银行理财收益率创一年新低,降至4.58%,而5%收益的银行理财寥寥无几。分类型来看,保本理财的平均收益率...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