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推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重要保障。市卫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职尽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强力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维护了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安全、和谐、稳定,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先后多次荣获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维护稳定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消防安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明确工作责任,综合施策营造平安建设氛围
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市卫计委紧紧围绕平安建设工作任务,以“平安医院”建设为目标,一手抓安全稳定、一手抓医疗服务,积极营造平安和谐的就医氛围。扎实开展了“平安医院”创建、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百日行动、优质服务提升月、信访矛盾排查化解攻坚战、“雪亮工程”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加强整体安全防范能力,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落实五项机制,齐抓共管确保安全形势稳定
安全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市卫计委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单位主体责任,强化措施,加强监管,着力抓好五项机制。一是落实安全责任机制。严格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总要求,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健全完善责任体系;二是落实隐患排查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闭环管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持续做好人员密集场所、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三是落实信息研判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员、安全员、内保人员等基层安保力量,拓展信访维稳、反恐防恐、涉黑涉恶等方面情报信息搜集的广度和深度;四是落实医警协作机制。主动与公安机关沟通协作,加强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实现重要出入口、人员密集区域等视频监控全覆盖,维护医疗卫生机构正常秩序;五是落实应急处置机制。针对安全防范重点和各类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演练,增强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三、坚持四个必须,多措并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平安医院建设”的核心内容。市卫计委将严格执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平衡医患双方权利义务,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化解医疗纠纷。坚持做到“四个必须”(即: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必须强化医患沟通的意识,必须着眼医疗质量提升,必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抓好三项工作措施。
一是抓好源头预防。完善医疗机构核心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坚决打击非法行医和不规范诊疗行为,畅通患者投诉举报渠道,将医疗纠纷预防关口前移,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纠纷。在全市医疗机构深入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医疗行业的良好服务作风。加大医疗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医调委的调解作用,健全完善依法解决医疗纠纷的各项工作预案,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二是强化规范管理。建立调解受理、案例分析等台账,使医疗纠纷调解工作有章可循、调解结果合法有效,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主渠道作用,倡导以柔性方式化解医疗纠纷,减少医患对抗,促进医患和谐。加强专题培训,提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妥善化解调处医患纠纷的能力。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进行会商研判,迅速解决。2017年至今,全市共受理医疗纠纷调解案件317件,其中劝退116件,引导患方走司法或鉴定途径7件,以经济补偿形式化解174件,正在调解中20件。劝退成功率、引导成功率、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均为100%,未发生因医疗纠纷而产生的刑事案件。西安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三是坚持依法调解。加强与司法、公安等部门合作,强化医疗纠纷的前期处置,切实维护好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狠抓警医联动机制和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推进“调保结合”工作机制,及时做好现场保护和取证工作,控制事态蔓延,避免矛盾激化,引导当事人通过人民调解或诉讼渠道解决纠纷,不断加大对扰乱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查处力度。
新闻推荐
左凯在唐都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首席记者李明实习生徐楠摄)本报讯(记者王燕)10月16日,陕西省第190例造血干细胞...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