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的变电箱通过借景的手法,与周围景观相呼应。
在新城广场东侧,很多途经此处的市民都会发现,在绿树掩映的路边,灰头土脸的变电箱穿上了彩色的“新衣”。蓝天、白云、古庭院、汉灯台、大红灯笼等具有三秦文化元素的装饰,让变电箱彻底变身,成为一道美丽的街景,给行人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教授的想法得到街办支持
从事环境艺术与风景园林专业的长安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岳红记,是博士后,也是一位在古城生活了20多年的西安市民。岳教授说,今年5月底,他带学生到青岛调研、写生时,发现青岛八大关的变电箱上面画着帆船、古老的欧洲建筑等,非常有特点,形成一道亮丽景观,给游客和市民带来了惊喜。
由于职业习惯,回到西安后,岳教授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了一篇《“装”出来的城市景观》,提出城市景观美学需要智慧和创意,根据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及特点进行分析,再用艺术的眼光和手法去改变变电箱,从而变“废”为宝,这样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关注到此事,希望将辖区主要街道的变电箱“升级”。
岳教授的想法很快变成现实,前段时间,他和他的五位学生对西一路街办区域主道街道上的变电箱一一走访后,设计出线稿。这几日,师生六人每天早上8点,带着画笔、颜料,以及小马扎准时出门,一直忙到晚上8点才收工。原本灰色的变电箱,经过他们的巧手变成了彩色,路过的市民拿出手机拍照并称赞:“这样的变电箱真漂亮!”
让古城的变电箱出“彩”
8月30日上午11时许,经过3个多小时的辛苦劳动,皇城东路南口的一个变电箱经过用心“装扮”喜换新装。岳教授和他的团队与周边景观相结合设计,将园林式建筑搬上了变电箱,底色以蓝天、白云为主题色图案,清新优雅,古色古色。
“整体设计主要表现与西安有关的历史建筑和文化元素,同时采用借景的手法和周围的报刊亭、道路两边的环境景观相结合,还借用街道树木展开画面,让古城西安街头景观越来越美。”岳教授说,变电箱在城市街头随处可见,通过用心“装扮”也可以变成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而让西安变得更美丽,更具吸引力。
市民张先生途经时驻足欣赏,他说:“原来的变电箱锈迹斑斑,显得‘灰头土脸\’。经过装扮,变电箱变得这么艺术,传统又时尚,能在这么细小的事儿上花功夫,我看到城市管理者的用心。”
西一路街办主任王宇楠说,新城广场周边区域既是陕西省的窗口,也是西安市中心区域的“脸面”,希望通过提升城市品质来展现出古城厚重的文化内涵,当前进行的是一期20个变电箱的美化改造工程,随后还将在解放路等路段实施,将区域的变电箱、井盖、花坛等进行文化元素的装扮,扮靓古都,传播文化,展示底蕴,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文/图记者刘晓云
新闻推荐
站在广运桥上远眺,但见浐灞生态区蓝天高远、白云悠悠,脚下的灞河波光粼粼、水面浩淼,远处的浐灞大道绿树成荫。入夏以来...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