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一山一水一太乙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8-27 05:43   https://www.yybnet.net/

□杨广虎

1996年夏季,我大学毕业来到长安县太乙宫时,这座小镇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繁华。之前,因为西安钟表机械厂建在这里,还有西安市社会福利院、陕西省结核病院等驻扎在此,工人上千,另有15路公交车可直通西安南门。这里街道喧嚣、人来人往,喇叭裤、蛤蟆镜等奇装异服招摇过市,双卡收音机、卡拉OK此起彼伏,整个街道古朴中绽放着时髦,外来的“城镇人”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改革的春风和开放的思想,被称为“小上海”和“小香港”。如果赶上太乙宫的“一四七”集,街上更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无法动弹,再唱一出秦腔大戏,热闹非凡。

我从小寨坐上了一个小中巴,司机说是直达“太乙宫”,沿着韦曲、杜曲,越过凤栖塬,直到神禾塬尽头南山脚下,但在路上靠靠问问、走走停停,因为没有拉到“满座”,五十里的路程倒了三次车,走了二个多小时,才到太乙宫。这座小镇依旧保持着关中小镇的一些特色,一座小镇其实就是南北一条公路,两侧是一些小商小贩,炸油糕的、卖擀面的、打铁的、做醋的、酿酒的热热闹闹,无时无刻不在展露着人间烟火的万千乡村景象。

记得我在车站附近吃了一碗手工面,房子是半面淌水的厦房,墙壁黑油油的,木柴大火烧着大铁锅,锅里开水翻滚,冒着热气。我坐在里面,直冒热汗,好在擀面的手艺不错。“滋啦”一声,油泼扯面闻着就香。我美美咥了一老碗,抹了抹嘴,很知足地看着盛夏的街上,人烟稀少,一只流浪狗呼哧呼哧吐着红红的舌头。

就这样,我和这座小镇结缘,在此待了二十年。

翻开中华文明史,祖先早知道依水而居,代代相传、繁衍生息。我觉得,国外也不例外,看过一些瑞士小镇,基本都在阿尔卑斯山浅山区,因为常年有足够的雪水,保证着居民的基本生活和生产。

太乙宫因一座山,一池水而生。

从太乙宫小镇向南七里路,便是当时西安人心目中的旅游胜地——翠华山了。翠华山又称为太乙山、终南山、地肺山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汉武帝曾在此拜谒太乙神,山因而得名,翠华山上修有接圣台,太乙宫街道修有“太乙宫”。加上秦岭终南山主峰在翠华山上,故也被人叫“终南山”。现在翠华山脚下西岔村终南隐士修行的地方,包括南五台,在明清之时,应该属于翠华山山系。

翠华山上便是天池,又称为“澄源池”、“天湖”等。《三秦记》云:“在长安东南八十里太乙谷中,有太一元君湫池,汉武帝元封二年祀太乙于此,建太乙宫。”《资治通鉴》载:“武帝元封二年,冬十月,武帝巡幸至雍,祭祀于五畴;回长安后,祭祀太一神,并叩拜德星”。清代《西安府志》载:“元封二年,祀太乙君湫池,建澄源阁”。太一(乙)元君湫池,即今天的翠华山堰塞湖天池。

我亲历了翠华山二十年的发展,由改革初期的一个小景点,到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的艰辛历程。景区由过去的粗放管理到精细服务,实施集中搬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这其中饱含了一代代创业者的心血和努力。村民们早已告别了住茅草屋靠天吃饭的过去,住上了砖瓦房、开起了农家乐、建起了民宿小院,有的还买了小汽车,出行方便、生活富裕。

可以说,一座山,一池水,诞生了太乙宫小镇。“中国山崩奇观”翠华山旅游的发展,带动和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南望终南如翠屏环列,芙蓉万仞直插青冥”。有人说太乙宫是个神奇的地方,日夜流淌的太乙河滋润着两岸老百姓,人们也没有忘记翠华山天池的美丽传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大兴水利,修建了天池坝面和正岔水库,用于涵养水源和农业灌溉。东岸沙场村所产大米蒸出的米饭,不用就菜,吃着喷香,早年曾作为贡米,让皇帝尝鲜,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是“抢手货”。上寨村、下寨村、西新庄村的制鞋厂、化工厂、铸铁厂、建筑队等乡镇企业一度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可惜最终因为规模小、有污染、牌子不亮等原因被市场淘汰。

我到太乙宫的时候,太乙宫刚开始改造,街道笔直、整洁而干净,修起了外环路,街道两旁盖起了宾馆、饭店,开起了网吧、琴房、洗衣店、美容美发美甲养颜修身馆,街上也多了戴手珠、穿棉麻的修行之人。至于交通,四通八达,太乙宫是关中环线、西康高速、西康铁路的交汇处,从长安路入口即可上高速,不用担心耽误时间,也没有了“招手停”、“黑中巴”。到了五一、十一等假期,环山路上车辆堵塞,缓缓而行。现在,还修了“太乙·长安道”文旅小镇,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

太乙宫,已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太乙宫了。它南有秦岭翠华山,北有兴教寺、常宁宫、西部大学城,东有二郎山、天池寺,西有南五台、上王村、关中民俗博物院、秦岭野生动物园、净业寺等,东西汤峪温泉、昆明池等也相距不远。可以说,太乙宫已经和“大西安”融为一体,在丝绸之路上共同建设着“国际旅游大都市”和“国际中心城市”,是大西安休闲、度假,享受“慢生活”的修行之地。

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曾写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如此美景,不仅在古代有,现代也依然为国人共享。

新闻推荐

立足新时代博采众长 树世界眼光大气包容

3月5日下午,拿到营业执照的印度留学生Ali和碑林区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合影。(记者窦翊明摄资料图片)20世纪70年...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山一水一太乙)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