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萍
“做一名医生很辛苦,做一名好医生更辛苦,做一名好的儿科医生极其辛苦。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会竭尽全力去做好。”彩虹医院张维华现任PICU副主任,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工作后不断深造,是医院为数不多的儿科学博士之一。
2017年10月的一个早晨,PICU的医护人员正在交班,一对夫妇抱着一个两个月大的孩子冲进了PICU的接待室,孩子颜面发青,双眼上翻,上肢不停抽动。
正要下班的张维华立即停止交班,从孩子父母怀里接过孩子放在抢救床上组织抢救。清理呼吸道、快速查体、灌肠等经过紧张有序的处理,患儿颜面皮肤好转,呼吸平稳,抽搐得到有效控制。经初步诊断及会诊意见,张维华意识到患儿可能为无乳链球菌性脑膜脑炎,及时调整了抗菌药,5天后血培养及药敏的结果证实了疾病的诊断。
给患儿家庭一线希望,将他们从痛苦中挽救出来,是所有儿科医护人员最大的动力。尽管就医之路历经不可预测的曲折,但他们仍旧要保持信心、拼尽全力,并将这份信心传递给患儿家庭。
今年的2月,PICU收治了一名4个月的男性患儿,体重只有4公斤,活动较少,喂养困难。患儿的父母抱着患儿辗转于西安等多家医院就医,始终未明确诊断,表现为反复的低血钾和碱中毒,每次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暂时缓解。
面对无助的患儿父母,张维华和他的团队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分析病例资料,仔细查看患儿,考虑患儿不是单纯低血钾,可能是遗传代谢性疾病,与基因有关。他和患儿父母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流,让他们理解了患儿的可能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不良。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查阅大量中英文文献,向母校的遗传代谢专家求教,最后锁定嫌疑,患儿可能为巴特综合征,它是一种遗传印记导致的离子通道病。明确诊断后,张维华和团队及时向患儿父母交代诊断、治疗方案及预后,终于解开了患儿父母的心结,孩子患的是先天性遗传疾病,没有好的治疗办法,不是喂养不当造成的,他们会更用心地照顾孩子,让他感受到更多的亲情和温暖。
伴随经济发展和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疾病被人们认识,同时也不断有新的疾病出现,迄今为止,他的团队已经确诊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罕见病近十几种。而相当一部分疾病的治疗仍然十分棘手,没有特异性的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和做好预防,医疗有局限性。
谈及二十几年来的从医心得,张维华说,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也是受时间、空间、人群约束的,而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他会时刻牢记导师的嘱托,将“做人要知足,从医要知不足,学习要不知足”铭记于心,和自己的团队将不懈努力争做优秀的儿医人。(G)(2)
新闻推荐
西安市出台方案专项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 重点整治违规兴建公墓等行为
本报讯(首席记者张端实习生王嘉雯席雪静)记者21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出台,西...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