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名10岁男孩在游泳过后出现耳聋耳痛现象,经医生诊断发现,该名男孩患有“油耳朵”,耵聍遇水膨胀时致听力骤降。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耳鼻喉科陈阳静副教授称,夏季患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病人较往日增多,若游泳爱好者耳内进水时,千万不要乱掏。
“一般来说,耳朵进水是可以通过同侧单腿跳动的办法把水排出来。”陈阳静称,小孩的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油脂特别旺盛,黏稠的油脂堵住了耳道影响听力。当外耳道未完全阻塞时,多无症状,完全阻塞时就会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骤降。
陈阳静表示,夏季患有外耳道炎、中耳炎的病人会比平时多,其中有一部分中耳炎是由于游泳时喉咙呛到水,若水中的细菌沿着耳咽管漫延至中耳腔黏膜,造成中耳积液、阻塞而发炎。急性中耳炎会有耳深部痛、听力下降、发烧等症状,通常在游泳后1至2天内最明显,好发于儿童、抵抗力较差的人,通常以单侧感染较多。而外耳道炎的发生与患者耳屎太多有关,游泳后耳屎吸水膨胀,引起外耳道发炎,当牵拉耳朵时,疼痛明显,这时必须就医,“平时定期清理耵聍,可减少外耳道发炎的机会”。
为减少耳疾发生,陈阳静提醒游泳爱好者当耳内进水时,千万不要乱掏,因为这样会损伤外耳道壁、鼓膜,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发生。正确的方法是游泳上岸后,将头偏向一侧,并用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并单腿跳跃,可将耳内的水流出来。如果耳朵进水自己无法处理时,应及早就诊。“若水呛入鼻腔,进入耳内,也可引发中耳炎。一旦鼻腔进水,正确的擤鼻排水法是手指紧压一侧鼻孔,另一侧鼻孔缓缓擤出水液,左右反复3至4次,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发中耳炎及鼻窦炎。”陈阳静称,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或正在流脓者,均不宜游泳。
记者 张华 郑亚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宇)记者昨日获悉,据市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发展,畜禽养殖压力依存。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