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研究员王友福—— 唐代长安百姓生活 竟如此多姿多彩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6-15 05:25   https://www.yybnet.net/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女性(星球研究所)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 (东方IC)大唐不夜城(东方IC)

贵族喜食米百姓爱咥面

审美品位千年之后依然流行

办学体制给新时代很多启发

长安,一座流光溢彩筑梦之城。当年长安百姓生活之富足令人羡慕,更以高端、大气、典雅的审美品位著称。昨日,记者专访了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研究员王友福,听他讲述了长安人在日常生活、审美追求、饮食习惯、教育理念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为现代人呈现出一幅长安百态的风情画卷。

科技文艺成就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准

记者:我们从历史典籍中以及许多的历史遗存中能感知到长安人的生活气息与生活方式,您能否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来为读者解读唐代人的生活特征?

王友福:唐代长安的经济、文化发展,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盛唐时期,出现了全面的大繁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得到了高度发展,尤其是科学文化艺术的成就,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医学、雕塑、天文历法、诗歌、散文、戏曲、音乐、舞蹈、绘画、书法艺术的成就,更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文化兼收并蓄

形成长安人高级审美观

记者:在长安人的服饰仪容方面,我们从壁画、诗歌、唐俑中可以看到唐代人的服装、发型、妆容都非常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您能否进行详细介绍?比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件仕女俑发髻活似米老鼠。长安女郎的日常装扮还包括挎包,各色首饰,锦衣华服或胡服,至今看来都具有经典永恒的时尚美感,这些都能看出唐代人的高级品质与审美观,这些是否是实现长安制造物产输出的一个关键?

王友福: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民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唐朝文化的开放,突破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南北文化、中外文化、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造就了唐人兼容并包、平等开放的独特社会心理。

唐人在装扮上追求美,讲求功能美、形体美、艺术美,例如服饰、装扮的多样化、合体、色彩缤纷,又敢于大胆突破,例如女着男装、穿少数民族衣服、穿外国人衣服、袒露部分身体,大胆的表现美、展示美。从穿着打扮来看,唐人尤其是妇女在衣着、面料、款式、色彩、发型发式、首饰、化妆、装饰品方面都极其讲究。美不仅仅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态度。

长安城里流行的一种女装叫做“半臂”,就是开襟半袖的短上衣,一千多年后又流行起来,叫做“百褡”,今天看来依旧给人以美感。唐长安对外来文明的态度不是原封不动的接受,而是接受、融合、改造,最后变成了为我所有、为我所用,这对今天西安制造的输出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进口美食+本土美食

形成长安人混搭口味

记者:长安人的饮食习惯如何?从各国引进的外来美食都有哪些在长安落户并沿革至今?

王友福:唐长安居民一般只吃两顿饭,即两餐制,早晨九点多、下午三点钟左右各吃一顿,没有吃早饭的习惯,改革开放前关中一直都是这样,一日三餐制是近几十年才有的。

当时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主要有饼类、面条类和油炸点心类。饼类有蒸食的,如馒头、包子等,今天西安的开花馒头当时就已经出现。有一种加入猪油蒸熟吃的馒头,就是今天的三原名吃金线油塔。唐代长安城里有端午节吃无馅粽子的习俗,这种粽子没有粽衣包裹,蒸熟了切片加蜂蜜凉吃,现在叫做“蜂蜜凉粽子”。也有烙熟了吃的饼,最有名的当属胡饼,外皮上粘有胡麻籽,烙饼技艺和胡麻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唐长安的。还有一种用烤热的石子烙的饼,今天仍可以看到,就是石子馍。饼也可以油煎了吃,今天的牛肉饼也是那时就有的。面条是另一种主食,和今天已无差别,大多都是带汤水的汤面条,汤水有凉有热。夏天长安市民喜食用槐树叶汁和面的凉面条,叫做“槐叶冷淘”,今天改用菠菜汁,即菠菜凉面。油炸的食品种类繁多,多用做点心吃,形状与烹制方法与今天大体相近,其中的“见风消”流传下来,叫做“泡泡油糕”。

大米饭普通大众不太常吃,但在宫廷贵族那里却是主食,他们吃的米饭配有作料,类似“盖浇饭”。副食方面,牛羊鸡猪是主要的肉食来源,鱼类也不罕见,长安城里也可以吃到海货,主要是干货,这和长安地处内陆有关。蔬菜方面,莲藕、芹菜、韭菜、大葱、生姜、蒜最为常见。那时的长安人爱吃一种叫做“醋芹”的菜,也就是发酵的芹菜,今天叫“酸菜”或“浆水菜”。当时尚无蒸馏技术,酒类以黄酒和果酒为主,流传至今的是亦酒亦饮品的“黄桂稠酒”。

制造工艺领先世界

记者:长安人的生活器皿、厨房用具、生产农具、祭祀用具方面有哪些能体现长安工匠制造工艺的先进性?军事方面如冶炼技术工艺水准如何,在国际上属于哪种水准?

王友福:唐代的工农业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外兼容、南北交会成为当时的景象。当时由11个零部件组成的步犁是农业机械发展进步的最高水准,一直使用到现代农机的出现。此外,提花机的完善和普及带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和进步。造船技术方面出现了水密舱壁,增加了船舶的抗沉功能,加上当时世界独有的榫接钉合技术,使得远洋航行不再是梦想。

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刺激了生活日用品的生产和进步,白瓷器皿开始出现,社会的需求推进了陶瓷业的发展,尤其是饮茶之风的盛行对陶瓷的釉色和造型起了很大的作用。唐代盛行厚葬,比素色陶器、彩绘陶器绚丽夺目的唐三彩开始出现,唐三彩的主要产地就是长安,唐三彩是铅釉陶中铁钴铜锰等金属高温下化学变化的结果,说明当时的工匠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这是当时的已知世界的最高水平。

军事方面,李靖的《李卫公问对》对战争的攻防原则、兵力分配、阵法训练、计谋运用等进行了讨论,代表了同时代最高的军事指挥艺术。唐代军队的秘密武器是陌刀,这是当时最高水平的金属冶炼技术的产物。

公办及私立教育机构遍布全城

记者:西安孩子升学需要考试,考大学需参加高考,平时要去课外班学习才艺。我们很想知道,千年前长安贵族及民众的教育资源有哪些?教育理念是什么?教育制度又有哪些值得现代人借鉴学习?

王友福: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其文化的承上启下和包容性著称,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和教育的制度性开创以及对科举这一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的丰富、完善。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打破了魏晋以来几百年延续不断的门阀垄断官府学问的学阀气息,为已经陈腐的中华文明渐渐开启了造血的更新过程。

唐代长安城内的教育体制和今天一样,分为公办和私办两种,公办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允许百姓子弟入学受教,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长安国子监规模很大,校舍、师资力量、经费不断加强。地方公办学校普遍设立,并设有专门的地方教育官员进行管理,对于学生的入学条件没有限制,是全社会共享的公共资源。

私人教育方面,知识水平较高的家庭,父母兄长就是好老师,经济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延师入室。很多佛教寺院也多开办义学。乡村大多开办蒙学,学习诗文和诸子百家的文章,农家孩子白天帮家庭下地劳作,晚上有夜校可上。唐代允许并鼓励私立学校,在唐代七十至一百户定为一里,每里设立一所学校,可见教育的普及率是很高的。年满14岁的学生不分公办私办,经过名士举荐、学校保送及选拔,可以进入国家设立的高一等学馆,再参加国家举办的考试来求得功名。

而通过自学成才的例子,在唐代可谓屡见不鲜,诗仙李白、天文学家袁天罡、书法家怀素都是自学成才的。可以说当年长安城及全国大部分的国民都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国家开设科举,选拔优异者,补充公务员之所需。在官吏体系完备的情况下,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国家管理机构中,使国家政治呈现出了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

长安城的办学体制,给新时代的启发很多:重视教育不是口头上讲讲而已,重要的是行动和政策的监督落实;教育事业的主体是国家,私办教育只是一种补充,本末不能颠倒;学校的大门向全社会敞开,不能以出身、家庭经济状况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更多节庆礼仪民俗文化亟待挖掘

记者:长安人有哪些生活习俗、文化礼仪,哪些重大节庆活动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有哪些习俗或节庆活动,能成为值得现代大西安去挖掘梳理的文化旅游资源?

王友福:唐代尤其是作为国都的长安,传统文化日渐发展成熟,唐代的节庆活动是政府主导的盛大全国性、群众性公共娱乐盛会,不仅有娱乐的空间和时间,还有诸多的娱乐内容,唐代的民俗、礼仪文化、思想观念等等就是通过这些节庆活动展现出来的。这些活动中的习俗不仅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团结、乐观、敬老爱幼、家国情怀、诚信友善、家庭和睦、互帮互助等种种美德从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物质民俗、节庆民俗、人生礼仪民俗、信仰民俗、社交民俗,内容丰富,价值极高,如恒河之沙、水下冰山,巨大的宝藏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挖掘、发现,这些宝贵的资源,对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对于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

记者职茵采写

新闻推荐

全面激发西安市乡村发展新业态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陈长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创新特色小镇建设新模式正...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研究所研究员王友福—— 唐代长安百姓生活 竟如此多姿多彩)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