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响中华》录制现场。
这是一堂关于中华戏曲文化及传统文化的公开课——5月21日至26日,经过近一周的紧张录制,大型戏曲节目《擂响中华》在梨园发源地西安完美收官,为西安观众献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8月1日起,《擂响中华》将在西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与丝路频道并机首播。随后还将陆续转播至“一带一路”20家联盟城市台及部分海外电视台,将包容开放的大西安,及戏曲文化的美名在海内外传播开来。
戏曲名家新秀舞台上竞技打擂
这一次,秦腔、眉户、碗碗腔、京剧、昆曲、河北梆子、越剧、豫剧、晋剧、上党梆子、蒲剧等11个剧种的当代领军人物和名家新秀竞技打擂,在西安的舞台上犹似展开了一幅妙极了的中国戏曲长卷,这幅长卷时而动静相宜,时而精细入微,时而层峦起伏,时而如泼墨写意极富洒脱之韵律,时而如精细工笔极富柔润轻盈之审美情趣。
西安是梨园的发源地,古长安、新西安与戏曲的前世今生有着天然的文化匹配性,《擂响中华》虽是戏曲节目,但极为注重与现代思维接轨,用最吸引流量的综艺之壳包装传统文化的核,用一次中国戏曲的竞技盛典,体现西安的大格局和灿烂的丝路文明,为打造“梨园之都”和戏曲名城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担任《擂响中华》的评委,在昨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表示自己在这座舞台的六天时间里,犹如上了一堂中华戏曲的博士班课程,台上的戏曲名家新秀和台下的评委是他的博导,这是他这辈子唯一一次如此完整地学习戏曲的机会。这是西安文化生活中现象级的事件,这堂课让中华文化赢了,让西安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扬声器。
戏曲之美值得更多人传播
用综艺节目的方式,让戏曲人的生命厚度得到宣扬和赞美,弘扬传统文化,让戏曲走入更多中国人的视线,引领戏曲的方向和风范,是现代传媒人和戏曲人的责任和使命。
只见舞台上,秦腔名家惠敏莉背扎大靠,武旦扮相英姿飒爽,以一出《梁红玉》擂响战鼓,一代女将军栩栩如生,带领一众娘子军丝毫不失雄阔境界与恢宏气势。而最令西安观众赏心悦目的还是名家们的反串环节,俏花旦惠敏莉以芝麻县官的丑角形象登台,诙谐幽默的形象跃然舞台之上,顿时让全场忍俊不禁又惊叹不已。而昆曲名家柯军一改往日大武生的形象,反串美艳绝伦的杜丽娘,一折惊梦将如花美眷演绎得婉约娇羞。戏曲演员们刻画人物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
昨日,一位101岁的抗战老兵来到了录制现场,看到《柳河湾的新娘》中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大批演员们登台,再现当年抗战的激烈场面,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高手对决,各剧种精品之作打擂,使十三朝古都以“大西安新西安”的新面貌精彩亮相。这一始于西安的戏曲文化热潮,必将以西安为原点辐射开来,向外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西安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
海内外观众被西安热情所打动
这一次在《擂响中华》的录制过程中,西安广电大剧院呈现一票难求的火爆景象,一万余名西安观众选择进场欣赏戏曲的魅力。在他们当中,有各种肤色的外国人,有来自国内其他省份的外地学子……对于他们来说,西安这座城市跨越式的发展状态,成为强有力的吸引力,落户西安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所幸,落户西安这个心愿实现起来非常容易,令来自海内外的客人们幸福感飙升。昨天在节目录制现场,一对博士小两口分别来自山东与河南,他们分别在西北工业大学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职。在现场,他们脱口而出的是感谢永康书记,让西安这座城市变得如此风度翩翩,各种文化、科技、物流、贸易等产业的海量资源在西安流动起来,让年轻一代看到了这座城市生机勃勃的发展动力,能寻找到更多创业及发展事业的机会。几天前的录制现场,还有一位25岁的哈萨克斯坦小伙子,被西安的美食、气候、城市环境以及事业前景所打动,他很想在西安娶个媳妇成个家,白燕升便替这位热情的小伙子现场征婚,惹得全场观众忍俊不禁。
千年前,梨园鼻祖唐玄宗在长安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亲自授徒,教于梨园,成为世界第一座“国立戏曲学校”。千年后,这段动人传奇,在当年梨园诞生之地西安续写着新的章节——一大批将传播戏曲作为毕生事业的艺术工作者们齐聚西安,在大型戏曲节目《擂响中华》中拼尽全力,为将西安打造成梨园之都和中华戏曲名城而忘我地奉献着。这成为佑护中华传统文化,助力西安文化事业振翅腾飞的重要部分,未来,西安也许将被打造成全国戏曲人关注的焦点,成为戏曲工作者及全国戏迷的精神家园。
新闻推荐
传播戏曲文化打造梨园之都 大型戏曲文化类节目《擂响中华》第一季圆满收官 王永康出席并颁奖
本报讯(记者何兴龙)传播戏曲文化,打造“梨园之都”。5月26日晚,大型戏曲文化类节目《擂响中华》第一季总决赛在西安广电...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