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民
寄卖商店旧时叫作“寄卖行”,母亲习惯称其为“寄卖所”,她说那时这类商店真不少。在我的记忆中,西安市的寄卖商店有很多家,印象最深的有三家。它们是东大街位于端履门附近的寄卖商店、北大街位于人民剧院对门、距红极一时的“代代红餐馆”不远的寄卖商店,以及西大街正学街西边的寄卖商店。我和西大街的那家寄卖商店打交道的时间最长,也最熟悉。
西大街寄卖商店位于陕西省图书馆旧址(现为陕西省地方志馆)西侧,与路北的西安市卫生局相对,东隔壁是一家很大的文具店,西隔壁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绸缎庄。这家寄卖商店占了三间门面,入深至少也有四五十米,它的东墙开着一个一米多宽的小门,里面还有一块不小的营业场地。商店里整齐摆放着一圈三尺高的玻璃柜台,柜台里有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靠墙立着货架,中间的空场上摆着旧家具之类较大的物件。这里经营的全是西安市各个家户的剩余物资,成色好一些的和新的相差无几,价格都很便宜,如果不看大门口的招牌,置身其中真还以为是一家很大的百货商店。由于在这里可以买到一些实惠的东西,有时还能够淘到稀罕的藏品,所以这里常常门庭若市,非常红火,大伙上街时到这里和逛百货商店一样。寄卖行与“当铺”同为等着用钱的人处理旧物以解决燃眉之急的所在,但是寄卖的东西一经出售便永远属于别人,而在当铺当过的东西待主人日后有钱时还可以赎回。
一九五八年我父亲因病离世,家中没有了经济收入,仅靠每月二十多元的房租,难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计。无奈之下,母亲决定寄卖家里的存物。当年父亲在经营南四七肥皂铺、铭记万元堂和吉祥村鞋厂后,剩余的东西,加上西厦、井房倒塌后的木料,日积月累,都堆放在甜水井家里后门道和通楼上,东西确实不少,是一批很可观的物资。那时,我只有十四五岁,每到周日作完作业,便赶忙整理要处理的东西,该洗的洗,该擦的擦,有些稍微差一些的家具还要钉一钉,做到完整无损,然后送到西大街寄卖商店卖掉。由于怕出差错,母亲委托舅舅和我一起前去。舅舅年龄大,社会经验丰富,对东西的价格能估个八九不离十,而且他平时做小生意卖菜卖瓜果用的架子车,这时就是很好的运载工具。寄卖店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四十五六岁的王姓中年人,舅舅尊称他“老王”,我也附和着叫他“王叔”。这位精于商道的山西人,操着一口浓浓的晋南口音,仔细观察东西的品相,来评价它们的好坏。我们前前后后数十次拉去的东西中,有几十张床板、十多条狗皮褥子、(直径二尺半的八屉竹制)蒸笼、茶几、椅子、凳子、八仙桌、圈椅、藤椅、门窗、椽、檩、柱、花盆、花瓶等等,五花八门,凡可以卖的都拉到那里去。这时,老王凭借多年的经验,按东西的质量、新旧程度,并结合当时新品的市值,会估出一个较为合适的价格。因为该商店的经营模式是按售后价格的比例留成给他们自己的,老王要考虑赚到足够的利润,所以不能估得太低,但同时还必须考虑要能很快卖出,而不致占用商店铺面太长时间,这里面的确包含了不少商业知识,还必须有灵活的经济头脑。凡要寄卖的物品,大至立柜、樟木箱子、座钟、自行车,小至手表、戒指、手镯、自来水笔、(冬天烤手用的铜质)木炭暖炉、香炉、蜡台、煤油灯等一应物品,全要经老王之手验货标价,另外他还要防止小偷销赃来寄卖一些东西,尽管在那个年月这种情况为数极少,但也不能不提高警惕。我就曾遇到过老王现场训斥一个悄悄拿了奶奶的翡翠手镯前来寄卖的小伙子,足见老王的火眼金睛。他给我们提出钱数后,舅舅自然要还个价,以图多卖一些。最初我只是个拉货的劳力,去的次数多了也慢慢看出了些门道,大体在老王提出的价格基础上,再加上百分之八九左右即可成交,所以后来多次都是我一个人去的,也省去了舅舅老人家的辛苦。价钱商定妥当,老王便开具一式三份的收据,一份留给财务做账,一份交给柜台的服务员,另一份给我们寄卖的人作为日后领钱的凭证。
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四五个年头。由于拿去寄卖的东西品种繁多,我由寄卖商店带回来的收据交给母亲后,长时间的积累已有很厚一沓,隔上十天半个月我便拿着这一沓收据到商店找老王一一核对,每次去总会有一两件或两三件物品已经卖出,心中自然有一种收获感,遂将收据交给出纳,扣除该给商店的那部分手续费后,剩余的部分我带回来如数交给母亲贴补家用。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它所发挥的作用更不可低估,不仅应付了日常的开支,又可供我们四个孩子上学,还解决了为姐姐治病的医药费。尽管在那段时间母亲吃了不少苦,但是毕竟培养了两名大学生,实现了她老人家企盼已久的心愿。可以说,西大街寄卖商店在我家的生活轨迹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的逐渐丰富对寄卖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大街寄卖商店曾一度演变成了百货商店,原来的业务已完全消失。后来随着城市的改造,这些店铺彻底被现代化的高楼所替代。
新闻推荐
传播戏曲文化打造梨园之都 大型戏曲文化类节目《擂响中华》第一季圆满收官 王永康出席并颁奖
本报讯(记者何兴龙)传播戏曲文化,打造“梨园之都”。5月26日晚,大型戏曲文化类节目《擂响中华》第一季总决赛在西安广电...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