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大气的“27号公共厕所”。
保洁员将公厕打扫得一尘不染。
本报记者 安涛 文/图
公厕,是城市居民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透过这一窗口,人们不仅可以观察城市的文明程度,还可以感受城市的内在品质。
“这个卫生间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没有任何异味,让人感觉很舒服。”5月22日,来自四川的游客余英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公厕竖起了大拇指,“这里的舒适环境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整体形象太般配了,简直就是‘五星级\’公厕。”
记者在现场看到,公园内靠近考古探索体验中心的这座公厕被设置在一处黄砖墙、人字形屋顶的建筑内部,编号为“27号公共厕所”,门口有遮阳棚,从远处看比普通公厕要大很多。步入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照壁前放置有许多绿植。左手边是休息室,休息室紧邻门边的位置是一台自助售货机,售卖卫生纸、尿不湿、矿泉水和瓶装饮料等。房内一角设置有皮质沙发和木质茶几,墙上挂有一台液晶电视。
这只是西安市推进“厕所革命”的一个缩影。据西安市城市管理局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西安市共有公厕2221座,其中中心城区有1129座。按照国家每平方公里范围内设置公厕3座到5座的标准,西安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厕所数量高于国家标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在内急时找不到公厕,即使找到了,内部环境却让人望而却步,在一些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女厕所门口经常排起长队。
小公厕,折射大问题。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城市,厕所不光关涉环境卫生,更是文明的窗口。近两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厕所革命”。今年5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城镇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方案(2018—2020年)》。《方案》指出,西安市将通过3年努力,增设1590座公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郭妍)5月16日,西安市“小葵花”留守儿童阳光关爱志愿行动2017年总结表彰暨2018年启动仪式在西...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