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琴
5月,临近大学生毕业季。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全国82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愈发地俏了起来。一时间,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似乎已迎刃而解,已往“求人的”如今变成了“被人求的”。以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主要争抢目标的“抢人大战”,正在全国主要大城市之间轮番开战,硝烟滚滚,愈演愈烈。落户口、住房补贴、安排工作等等福利迭出。
这场始于去年春天的“抢人大战”打响之后,“战场”从武汉、西安、成都,迅速扩展到更多的各类城市;争抢对象,也从应届大学毕业生扩展至往届的年轻大中专生,从“人才”放宽到“年轻人”。
但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集聚优质人力资源也好,优化城市人才和人口结构也罢,都非一日之功,更不是靠一招一式就能解决问题的,它只能是一个过程。可以理解,战略目标的实现,是靠打赢一场场的战役来推进的。但是,凡事皆有度。一个城市人才人口的增长,在一定的时间内,也有一个合理的度。今天某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过于集中,意味着明天这个年龄段的老龄化问题也集中。短时间内,过于集中地增长城市人口,会进一步挤压城市的公共资源,降低城市的平衡性,生活的体验感容易趋向负面。显然,分年段梯次引入,无论是对被引进来的年轻人,还是对原城市的居民,正向的效应一定大于负向的感觉。
各地管理者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仅仅抛出吸引人才的福利政策是不够的,还应在创造人才稳定工作生活的良好环境上下功夫。不同层次的人才,有不同层次的追求,层次越高的人才,选择性也更强,考量的维度也会更多。事业的高度、生活的品质、环境的质量,医疗教育等生活资源的配套等,都是他们所在意的。事业和生活平衡度越高的城市,人才的稳定性也越好。作为地方政府,应该在营造吸引人才的大环境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做事的环境好,空气和水的质量优,高层次就业的机会多,像香港、深圳这样的城市,你不用吆喝,年轻人也会趋之若鹜。人往高处走,城市有多优秀,人才就有多优秀;城市越优秀,聚才就越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是抢不来的。
新闻推荐
《三滴血》演出现场记者尚洪涛摄热情的观众记者尚洪涛摄观众席上身穿汉服的女大学生们记者尚洪涛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