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作家林语堂曾这样说道。如今,现代科技的发展也让林语堂这种随时随地进入读书心境的想法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技术带来了书籍载体的改变,语音也成为了书籍内容重要的载体。不久前公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就是“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中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记者采访了多位读者了解到,有声阅读确实被越来越多的人欢迎,成为阅读新风尚。
机关干部王赵民:听书,另一种阅读
同读书一样,我喜欢听书。
有说书的就有听书的。有面对面听的,那得进茶馆或剧场,北京、天津、西安等大城市有。过去,一些著名艺人为了生计走进茶馆,演绎古今历史,说者眉飞色舞,听者如痴如醉。后来有了广播电视,刘兰芳、单田芳等说书名家,随着电波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再后来有了有声读物,借助磁带、光碟等播放器,开辟了读书的另一片新天地。
如今,借助手机也能阅读,尤其是听书,睡觉前、吃饭时,或者外出旅行等车、候机、坐车时选择听书,一个人静悄悄地享受悦耳的朗诵,陶醉于书中,眼睛得到了休息,身心获得了愉悦,一举几得,乐在其中。比如,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问世不久我便阅读了。我家在农村,高中毕业后回农村劳动两年后考入大学,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可以说,我与主人公高加林、孙少安、孙少平有相同的农村生活经历,很自然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近期又断断续续听了这两部小说,重温变革时期的农村社会生活,深感路遥的平民情怀无私伟大。又如,大学时期通读过小说《红楼梦》,后来观看了同名电视连续剧,最近又听了朗诵,仔细比较,各有千秋。小说原汁原味,耐人咀嚼;电视剧故事高度浓缩,活灵活现;听书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不管哪种形式,在读者心中架构起人物、情节,都能够立体感受到《红楼梦》这部不朽名著的魅力,都是一种有益的阅读。
听书是书面阅读的补充,若得空闲时间却没有带书,听书便是最佳选择。但听书不能替代纸质阅读,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仍需静下心来,打开一本书,边读边思考,慢慢品味,方有所获。若开发有同名有声读物,用手机听书,加深阅读印象,提高阅读质量,有益,有趣,于我,乐此不疲!
上班族秦焦磊:听书可以让我“一心两用”
因为上班太忙,我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一本书了。繁忙的工作,快节奏的生活,再不留给我一刻读书的时间。即使偶尔得空,因疲劳而模糊的视力,酸痛的颈椎,都在默默地提醒我,用眼睛看书,已经变成了一件困难且吃力的事情了。
我知道对于现代人而言,“用耳朵阅读”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现代科技社会中,人们有了越来越多“非专注时间”。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时间的碎片化让短视频成为热潮,那么有声书则成功抓住了“非专注时间”这一需求。例如上下班路上、做重复性工作或家务时,这些“一心两用”的场景带来了大量需要被填充的时间,有声书因为其伴随性的特点成功抢占了人们的这些时间盈余。
我本人倾向于听小说,因为小说的倾听体验是最好的,很像听故事,有趣又有益。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听小说的原文朗读都会像是顺着耳朵里的声音到达一个新的世界,和小说里的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比如我最近在听的《白鹿原》这本书,它在某听书软件上一共有120集,每集25分钟左右,节目设计是合理的,25分钟的零散时间,和每天坐车、做家务的零散时间刚刚契合。听书带来的体验实在太享受了,伴着主播的声音,打开想象的阀门,我真的像来到了渭河平原,听着白嘉轩六娶六丧的传奇故事,心情也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时紧时驰。
听书是传统阅读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它突破了阅读的障碍,不需要潜心于文字这一抽象的图形当中,彻底解放了双眼,不仅能快速地学到各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学习、休息、走路、家务都不误,快哉!
新手宝妈白宵:听书最适合孩子
爱上听书已经好几年了,这种不花钱又能提升内涵的爱好,无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啊。当然我得承认,这种方法最适合孩子,但不仅限于孩子。
读书久了,眼睛会疲惫。对孩子而言,挑战并不仅限于此,他们好动,很难像大人那样安安静静地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听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即使摆弄着玩具,也不影响他们接听有声的智慧和信息。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那种丰富的想象力迸发出来的灵感,常常让我们叹为观止。这种清澈的无拘无束的想象力,对保持孩子天然灵动的思维异常重要。
在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培养他的语言能力,我会给他放一些讲故事、朗读图书的音频,这种习惯一直保留下来,并根据孩子的年龄不断调整听的内容。为了培养他讲故事的能力,听书无疑是最好的爱好。先听书,后讲书,整个过程既鲜活流畅,又富有情感,如此发展下去,他语言的天赋和说话的艺术,肯定比我强。这也是我最近得出的心得,因为我从中受益了,因此我希望我的孩子也少走弯路。如果孩子养成了听书习惯,日积月累,给他带来的肯定是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听书比电视对孩子更有益,因为,孩子自己会为语言添加上画面———他们的想象力可是最有天赋的创意大师。遗憾的是,很多孩子沉浸在电视中,导致想象力反而逐渐衰退了。而且,长时间看电视,也容易导致孩子近视———这几乎是困扰所有家长的问题。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听书都是一种享受。无论你在做什么,那流畅的语言配着美妙的音乐充盈着房间,带来的都是很美的感觉。而且,现在的有声书种类特别多,文学的、哲学的、推理的、幽默的、修行的……当大家无所事事打牌消遣,或者,默默做家务的时候,让这些智慧的声音陪伴着自己,等于同时做了两件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孩子,不仅仅让他听书,也要让他自己讲听到的书。要特别记着,每次都给孩子热情的鼓励,这种鼓励和赞美一定要发自内心,不能是简单的应付。当孩子受到激励,他会更认真地调动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把听到的内容栩栩如生地讲出来,这不仅强化了孩子驾驭语言的能力,也相当于培养了孩子的创作能力。(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欢欢)
新闻推荐
李天佑(西安市铁一中分校初一)又是一年春来到,小院的柿子树枝头长出了嫩绿色的树叶,经过一段时间阳光雨露的滋润后,浓...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