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敬记者 尚洪涛 摄《初婚》剧照剧组供图
作家爱读书,这是一个不用验证的事情,对每一位作家而言,读书对于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阅历,乃至自己写作上的影响都是不容小觑的。然而对吴克敬而言,读书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没有书籍的滋养,他也许依然是西府的一个木匠,只是从小木匠变成了老木匠。而现在,他是鲁迅文学奖得主,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初婚》即将在央视八套开播。吴克敬说,他感谢书籍给自己生命的滋养。
偶然接触到《聊斋志异》
竟被狐仙鬼怪深深打动
虽然说英雄不问出处,但从木匠到作家,这却是个不小的转变。吴克敬从来没有隐瞒过这段历史,相反,他却对自己这段历史还有点小傲娇:“因为我曾是西府最好的木匠。”而贾平凹曾撰文也写过吴克敬这段经历:“那时间,乡下的日子苦焦,小木匠的手艺好,人俊朗,又喜欢读书,惹得许多人爱他,也有许多人奚落他。小木匠却不为所动,依然制木读书。”可见,读书是吴克敬当木匠之余最大的爱好。
吴克敬不忌讳告诉别人,当时他学历并不高,但他就是爱读书,并从书中得到了不少营养:“起初什么书都看,那时流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今天看来颇为正能量、颇为励志的书,我就是从这样的书开始的。”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聊斋志异》,吴克敬说他被深深打动了:“蒲松龄笔下的鬼狐精怪怎么那么美好,那么可爱,那么善良?”一部《聊斋志异》成了他手不释卷的书籍,他毫不掩饰地说:“书中美丽可爱的狐仙妖怪,对我的影响极大,那种影响不仅是对创作,还涉及到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熟悉吴克敬的人都知道,后来的他是位颇有几分浪漫色彩的人,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他说这都与最初打动他的《聊斋志异》有关。
在汪曾祺作品影响下
他完成了《渭河五女》
改革开放初期,仿佛因为沉寂了太久,文坛一派繁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文学流派层出不穷,一直被文学书籍浸润的吴克敬想过,自己也可以开始动笔写了,选择怎样的写作形式呢?他坦言直到读了汪曾祺的《受戒》:“《受戒》发表在当时一本文学杂志《北京文学》上,一看到我就惊讶了,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不用声嘶力竭,不用敢爱敢恨,不用用力过猛,淡淡的文字,优雅却不失优美的表达,如此流畅,如此清新,却又如此淡泊。”吴克敬觉得他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式,在汪曾祺作品的影响下,他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中篇小说《渭河五女》。
《渭河五女》发表在《当代》杂志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全国性文学杂志上发表作品绝对具有轰动效应,但吴克敬就创造了这个“轰动”。他没有趁热打铁,再推长篇或中篇,而是进入西北大学作家班学习,他告诉记者:“我还是觉得自己的积淀不够,要是想写出更好的作品,还必须更大量和系统地阅读,也需要更多的生活积淀。”
后来,他进入西安日报社,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从一线记者到副总编辑,吴克敬说工作之余,他最大的爱好依然是读书:“不过在新闻战线工作,有个很大的好处,不仅读书,也读人生。与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打交道,何尝不是一种阅读呢?”阅读书籍,阅读人生,让吴克敬后来进入了创作的井喷期,《状元羊》《手铐上的兰花花》《初婚》等,吴克敬先后摘取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他告诉记者:“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读书没有什么大道理,去阅读就好了。时至今日,读书和写作依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记者张静
新闻推荐
刘炜绘制的设计图纸刘炜和穿上“擎天柱”盔甲的儿子一年级的儿子六一要表演“汽车人”,80后的爸爸趁着休息间...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