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期,西安市评选出首届“西安十佳科技人物”,这些获奖者将“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紧密结合,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干出了非凡成就。本报即日起开辟《聚焦首届“西安十佳科技人物”》栏目,重点报道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西安市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凝聚力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杨柳教授,长期致力于低能耗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她的研究成果支持完成《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标准》和《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等6部国家行业工程建设标准,引导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影响了每年1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年节约500万吨标准煤,社会经济效益30亿元/年。
杨柳教授先后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著作4部;发表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20余项。成果应用于国家、行业和地方的多部工程建设标准,任《建筑节能设计气象参数标准》副主编。她围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需求量巨大、影响面广阔、增长速度极快、影响因素复杂的建筑节能问题,从被动式设计原理出发,提炼了实现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综合运用建筑学、建筑气候学和建筑环境工学等交叉学科基本理论,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测试、方案设计与工程示范,系统建立了室外典型气候的精细化表征方法和室内人体热舒适需求规律,提出了低能耗建筑设计的气候分区方法与气候分析技术,被动式太阳能采暖与蓄热通风降温技术的热工设计计算方法,形成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体系。研究成果支撑并应用于20项绿色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涉及住宅、办公、医院、交通、文化和工业厂房六类建筑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 300 万平方米, 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节约能耗8.04 千吨标准煤/年,节水 130.75 万吨/年,减少 CO2 排放 5.43 万吨/年,社会经济效益 1.2 亿元/年, 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应。
杨柳教授不仅带出了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建筑节能领域的青年骨干人才。而且她的专著《建筑气候学》,是我国首部系统论述人-建筑-气候的专著。建筑热工学前辈刘加平院士欣然为此书作序,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建筑热工与节能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该著作成为全国建筑学学科专业教材,得到多位前辈学者的肯定性评语,称赞此书“弥补了建筑师专业知识的不足,为繁荣建筑创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记者 杨斌鹄
新闻推荐
西安在全国率先启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 工商服务迈向 “365×24小时”
本报讯(首席记者轩辕杨子)昨日,西安市工商局在全国率先启动“24小时全智能办照系统”,并现场使用该系统为两家企业办理并颁发了营业执照。今后,通过该系统办理营业执照最快仅需15分钟,西安工商的服...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