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在西安频频发生。电动车充电接连惹祸,令人触目惊心,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那么这一问题如何避免,相关部门又该如何监管,近日华商报做了走访调查。
很明显,在外卖、快递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动车已不仅仅是普通市民的代步工具了,更兼顾着生产工具之用,伴随着电动车的大量普及,它可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无比操心它在交通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违停充电又不断引起火灾,这已然是电动车乱象中久治不愈的两大顽疾。
如果说,不遵守交通规则更多的责任还在于用户的话,那么,因为充电引发火灾的责任却不止于用户。换句话说,用户的充电行为首先理应符合相应安全规范,可仅仅做到了这一点还不足以遏制电动车火灾。
去年央视披露的福建省质检院一次抽检结果显示,电动车充电器不合格率达到了惊人的90%。也就是说,目前正在使用的电动车充电器绝大部分不合格。而不少专家都把问题的根源指向了强制性国家标准!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年初《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面向社会公示,其中明确最高车速不超25公里每小时且不得改装,并对重量、电池等关键指标做出了限制。
目前这份国家标准报批稿已经完成了公示,离正式出台不会太远了。应该说,当以往生产环节所暴露出来的先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之后,我们有理由期待,电动车安全性能方面的固有缺陷,将得到很大改进。市场上90%的充电器不合格率,自然会成为历史。但是,要最大限度遏制电动车火灾隐患,至少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方面,不能对新国标出台前已经上市和正使用的电动车既有的安全隐患这一“存量”掉以轻心,尤其是要加强对于违停充电行为的治理。另一方面,必须加强非法改装市场的监管,严防隐患“增量”。可以想象,如果混乱的改装市场得不到有效根治,那么,非法改装导致的“带病行驶”现象仍然会日复一日。顺此而言,只要管住了生产厂家这个源头,现有的不合格电动车终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可是,曾经以及现在都没有能管住非法改装市场,未来就一定能管好吗?这显然是个更大的问题和考验。(相关报道见A04、A05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岸彪摄 茶、咖啡、读书……这样的享受是不是感觉只能在家里体验?不!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由曲江新区管委会主办的“春满中国·醉西安——‘让我们读书吧\’曲江读...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