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名师助你高考冲刺
距离2018年高考还剩40多天,作为高考生冲刺的关键时刻,此时考生和家长很关心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查漏补缺,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分冲刺。华商报特别邀请到省示范高中的优秀学科一线教师给考生提供最权威复习攻略。
1. 认真阅读《考试大纲说明》,明确试卷中不同模块的能力要求。
宏观来讲,语文的核心素养——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及表达能力是根基,具体到考题中,考生需明确每一部分的试题所对应的能力要求。如论述类文本考查分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及古代诗歌鉴赏考查鉴赏能力等。明确了板块的考查核心后,结合薄弱点,针对性地展开备考。
2. 分析试题类型,归纳考点知识,建立知识及能力体系,查缺补漏。
最好先分析高考原题,通过不同的小题明确每一模块中的考点知识及相关的能力要求,建立起知识及能力体系,如同建立仓库一样,然后再分成不同的储藏室。特别提醒,围绕以前的错题进行整合,要比做新题效率高。
3. 脱离“题海”,固“本”再强“标”,思维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
对语文备考而言,不宜做过多模拟试题,否则会妨害体系的建立。“反模式化”是近年来高考命题人努力的方向,所以着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试题作答格式方面,能将层次分清楚即可。作文备考方面:训练准确审题、说理层次清楚、材料丰富新颖、语言流畅涵韵。华商报记者 陈红
作文立意新颖 重视积累写作素材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张晓霞
一、坚持三个回归,构建知识体系。要回归考纲、考点和课本。对考纲和相关说明,除了要熟悉考试范围、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以准确把握命题走向。
二、明确薄弱环节,调整复习策略。目前学生复习主要问题是“选择题分不高、诗鉴不懂诗意、语用题答非所问和作文无头绪”四个方面。因此,复习策略应调整为“强化选择题,读诗懂诗意,突破语用题,作文重审题”。这个阶段也叫“查漏补缺”阶段,可将历次模考试卷做成表格,统计得、失分情况,从中找出强、弱项考点。在作文题上不能审错题,其次是语言通顺、材料丰富。每个学生至少要熟练掌握十个短小精悍的材料,材料要生动、形象、感人。然后重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写过的文章整理在一起,看看有无更新的材料、更深刻的见解可以充实原文。
三、学会调整状态,备考张弛有度。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关注时事热点、阅读报刊新闻,既可调节情绪,又可积累写作素材。华商报记者 陈红
数学 理科
稳中微变 重在考查逻辑推理
西安市铁一中学 高级教师 朱琳
稳中微变将会是2018年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建议考生考前复习要抓住主干知识,研究真题考点。分析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每年的试题都是以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圆锥曲线、概率统计、导数和函数作为主线进行考察。这些内容是中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一定是考试中的命题重点,例如理科中的立体几何部分常考三视图、线面关系、二面角以及有关内切球和外接球的相关问题等。同时对数学文化的考查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一般以古代著作中的名人故事或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命题。
在考前这段时间,建议考生把考察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考前冲刺,注重思维训练,注重归纳、注重交汇、注重反思。对于薄弱环节要强化训练。数学学科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就是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的能力。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注重知识板块间的联系和综合,掌握知识脉络,深化概念理解。
学生都想通过补短增分,减少失误意味着增分,考前提分要做到如下几点:1. 调整心态,要有必胜的信心和决心;2.夯实基础,重视教材,回归课本;3.坚持训练,解答题一定要规范表达,推理严谨,计算准确,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减少失误;4.梳理总结自己在模考中的易错题型,加强训练,方得提升。华商报记者 赵媛
数学 文科
根据自己特点确定加强内容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级教师 庞亚翠
文科数学在高考的(语文、英语、数学、文综)四科成绩中一直是波动最大的一科,故而对考生的区分度也是最大的,但往往又是文科学生最怯的一门课。
1.回归教材,梳理基础。回归教材,不是简单地将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再过一遍,而是以现在的考练题为着眼点将其所隐含的“三基”“四能力”显现出来,明晰知识,突现方法。
2.详略得当,提高效率。二轮复习已近尾声,大部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都已熟练,拿到一套试卷,对于已经掌握的题型和章节知识可删繁就简,只注意新的立意和变化,做到重点突破;对自己把握不准或在以前考练中概念、方法不清常犯错的题目,应追溯本源,认真对待;甚至对于某些选择填空题要小题大做,反复强化。
3.宏观把控,重点提升。经过一二轮的复习和前几次模拟考试,考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大体有一个估计,若模考成绩在90分以下,那么说明基础较弱,知识不熟,现阶段的重点还是做选择1-10题,填空的13、14、15题及大题17、18、19这些题;若模考成绩在90-110分之间说明基础知识熟练,但基本方法和技巧还不扎实,现阶段重点在选择填空以及17、18、19及22、23选做题上下工夫,重点进行基本方法的综合应用;成绩在110-130分之间,那么综合能力还不错,现阶段重点应在于突破难点,即突破12、16及20、21题的第二问,并注重速度训练及书写规范训练。华商报记者 赵媛
英语
复习词汇应以词块为单位
陕西省西安中学 高级教师 王丽平
首先,要坚持听力天天训练和足量训练,尤其是最开始的5个小题和最后的独白不仅要有足量训练且要过量训练,以达到胸有成竹。
其次,词汇复习可以带动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以及书面表达的提升。词汇复习的重点应以词块为单位,增大记忆广度,不要单纯地机械地背、写单词,所谓词块就是以整体形式出现的固定短语、搭配和句型。例如:
1. numb adj.麻木的,失去知觉的;词块:be numb with cold.冻僵了。sb. is numb with shock.(惊呆了)。比较:sb.isshocked.(应用于书面表达,哪个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2. occupy vt.占用;占领;占据。不仅要掌握:I occupy myself withsth./doing sth.还要了解:I was oc-cupiedwithsth./doingsth;
3. develop v.发展;开发(这个词义最为常见);患病(这个词义最易忽视);
4. approve vt.批准 vi.赞成(用作该词义时,和of连用,构成词块),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一词多义、多词性,熟词新义、生义及派生词现象。最后注意书写。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政治
关注核心素养 提升备考实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省学科带头人 胡道平
在复习备考最后阶段,往往是以考代练,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做题,关注做题的数量、正确率,而轻视对错题的反思,缺少对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总结和归纳,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解题模式。在冲刺阶段,考生需要回归课本,依据考纲梳理考点,构建知识体系,对模块、单元知识重构与整合,进行专题复习。要规范答题,做到知识应用精准化,语言表达术语化,答案结构逻辑化,答题要点序号化,分层答题段落化,卷面整洁清晰化。
高考试题以时政热点为背景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因此要关注国家大事,强化政治认同;着眼现实冲突,弘扬理性精神;置身法制环境,落实法治意识;创设生活情境,实践公共参与。备考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阐述、论证时政热点问题。华商报记者 陈红
坚持“问题第一、材料第二、教材第三”的原则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中学一级教师 段鹏鸽
一、对比2018年考纲,理清每个知识点,建议按照“识记-理解-阐述”的顺序来进行复习;回归基础,背熟书,但不唯书,重视不同类型知识网络的构建,将碎片体系化。“情境化”的出题方式要求同学们熟知、理解原理,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性地解决问题,需要大家重视原理,却不呆板机械,始终坚持“问题第一、材料第二、教材第三”的解题原则。
二、每天进行限时训练,科学构建问题逻辑、材料逻辑与知识逻辑间的关系;加强对时政热点材料解读,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于媒体和政府文件中常见热点语句汇总,特别是能体现核心素养的时政热点。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历史
夯实主干知识 注重专题总结
西安市第70中学 高中历史备课组组长 张昭
针对高考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学生们要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注重专题总结,夯实主干知识;反复推敲高考真题,提升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强化训练非选择题的审题环节。
目前学生们最常出现的问题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选择题中的干扰项排除有困难,非选择题答题要点角度单一,尤其是42题史料实证题是很多学生的软肋。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可尝试的方法有:讲评试题由学生自己讲解,要求做到划出材料中有效信息、分析题中概念、结合所学史实、运用唯物史观,从而准确地排除干扰项;非选择题分题型总结做题方法,比如:原因类试题除了材料中的要点外,就要从背景中找答案,这需要先找到时间点,然后从多种角度分析符合时间点的信息,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国内外的角度分析,还可以从主客观的角度探讨;专项训练42题,以历年高考真题为蓝本,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开拓思维。在最后一个月冲刺复习时,要注意调整心态,回归基础,查漏补缺。在答卷练习中严格按照高考考试时间进行训练。华商报记者 沈思媛
精准突破 高效提分
西北大学附中 教科研主任 特级教师 周宏
对于前期复习成绩较好的同学,表明他们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方面已取得较大进步。他们接下来的核心任务是如何将复习成果展现在高考中,实现突破。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首先应该弄明白考试是一种测量。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应当更深入地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原题。高考命题十分稳定。虽然高考考过的题目绝不会再考,但是解题思路与方法却一直在重复。因此认真地研究高考真题,就能更了解高考本身。
而对于前期复习不够好的同学来说,说明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维方面还存在着漏洞。因此,这一类同学若要考出好成绩首要的任务就是查漏补缺。方法是在做题时若发现不能顺畅解释的点就一定要动手查书。查书时不仅要了解这个知识点本身,而且要将它与其他知识点的连接一并查考,从而使这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组成一条线,编成一张网。如复习时不仅要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还要了解改革开放为何会在这时开始?开始后又是怎样一步步深入?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它与我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开放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改革与开放有哪些相同与不同?如果放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来看,它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样的追问与查阅,不仅能够补足缺漏,同时还能把相关知识联通组网,更能在宏观层面上看到前人为民族发展所作出的艰苦努力与辉煌成就,从而激发起由学习历史学科知识而产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这正是高考希望考察到的核心要点。华商报记者 赵媛
新闻推荐
阴雨里我们送走了周末,即将到来的新一周也是阴雨为主,大家出门记得带伞,早晚记得添衣服。昨天天气阴沉沉的,全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21℃-26℃,西安22.6℃,比前一天下降5℃左右。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