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搬家公司搬一对玉石大象,岂料其中一只象在搬运过程中断了鼻子折了象牙。因为没签合同,市民韩先生遭遇索赔难题。昨天,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引发热议。三秦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委托搬家公司搬家时,都没有签订合同的意识,因没签合同引起的搬家纠纷不在少数。除此之外,其他一些搬家“陷阱”也需擦亮眼睛。
没签合同 电视机损坏责任难界定
90后姑娘晓芳昨通过本报热线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搬家经历。因为没有事先明确双方责任的意识,她搬了次家,“赔”了台液晶电视。
“我在西安上班3年,前后搬了两次家。因为第一次在网上找的搬家公司各方面服务都挺好的,于是去年9月需要再次搬家时,又在网站上联系了一家公司。”晓芳告诉记者,第一次没出岔子,第二次她就比较“心大”,没签合同,还把电视机等贵重物品交给了对方打包,没想到到了目的地打开一看,液晶屏幕碎了一大片。
“我找他们索赔,他们居然说我的电视本来就是坏的。我工作忙没时间跟他们耗着,后来就草草收了1000元赔偿金了事。其实我的电视刚买不到一年,价值4000多元。”晓芳说,这件事之后,再有朋友搬家,她总会一遍遍提醒要签合同,要详细登记好所有东西,写上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对方签字确认。“这样不至于出现问题时,都不知道怎么维权。”
网上联系搬家公司遭遇“坐地起价”
但签好合同就万无一失了吗?市民季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搬家遭遇,提醒大家搬家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正规的公司。
“去年底我搬了次家,在网上找的搬家公司。当时约他们来我家估算费用后担心出问题,还专门签了份合约,在合约上列出了费用明细。但整个搬完,还是被强制加收了700多元费用。”季女士说,这部分“隐形费用”,她后来与朋友交流得知,并不止她一个人遇到过。
这部分费用加在哪?她向记者介绍,“一会说你家到装车的距离有点远,要加几十块;一会又说你的柜子比他们预计的重,要加100块。你要不加他们就不搬了,搞得人花了钱买个不痛快。”
季女士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其实柜子大小、包括装车的地点他们前期都是看了的,合同上的钱都是双方认可的。但对方不按合同办事,我们作为普通市民一般也不会为这点事去打官司,就自认倒霉。这就让这些公司更加气焰嚣张,不按规章办事。”
她提醒大家,有这方面需求时,一定要找正规专业的、有实体门店的搬运公司。
首席记者张晴悦
8.8万元汉白玉大象牙断了 后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贺艳)记者昨日获悉,2018“一带一路”“雁塔杯”击剑邀请赛将于4月21日-4月22日在城市立方新丝路生活中心举办,本次赛事由雁塔区人民政府、西安市体育局主办,雁塔区文体局、西安市射击射箭...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