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这张报纸曾给我一个工作平台 七旬老人讲述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8-04-13 02:16   https://www.yybnet.net/

赵春丽退休后将“供稿”作为第二职业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每天早上看着散发着墨香的三秦都市报,赵春丽总会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

  在她心里,三秦都市报是教会她许多东西的老师,也是带给她很多欢乐的好朋友。昨天,70岁的赵春丽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三秦都市报的情缘。

  应聘与三秦都市报结缘

  这份情缘开始于一则发布在三秦都市报上的招聘信息。

  当时,52岁的赵春丽从原单位西安市某化工企业退休,因无儿无女在家闲不住,便想再找一份工作打发时间。

  “恰好三秦都市报在招聘分类广告采编,我就跑去应聘了。”年过半百的她要来干这份高强度的工作,领导有些不相信。“他说这工作成天得出去跑业务,年轻人都喊苦叫累,您这么大年龄肯定吃不消。我说太清闲的工作反倒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我就是奔苦奔累来的。领导犹豫了一下,就答应给我一段时间试试看,最终我留下来了。”

  对这张报纸有感情

  此后的14年间,赵春丽以一名“广告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酷热难耐的盛夏,还是寒风凛冽的冬日,都能见到她骑着一辆自行车四处跑业务的身影。对她来说,这不是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挑战自己证明自己的事业。

  那些刊登着自己劳动成果的报纸,赵春丽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她翻出自己做的一沓沓剪报本给记者看,“每每看到这些,心里就挺自豪。”

  2014年,已经66岁的她决定回家安享晚年生活,但这几年三秦报组织的活动,她都会报名参加。“不在这上班了,我还一直订着这份报纸,关注着三秦都市报的发展,平常发现一些新闻线索,也会打热线向报社反映。”

  报社送来关怀让她感动

  让她心里非常温暖的是,三秦报从来没有忘记她。“去年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腰椎骨折,端午节的时候报社慰问孤寡老人,还专门来到我家给我送了粽子等慰问品。这事我永远都忘不了。”提及这份情意,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

  因了这份热爱,也为回馈这份情意,如今的赵春丽虽然行动不是特别方便,还一直在做本报的“义务发行员”。

  赵阿姨表示,自己还会一直将这件事坚持下去,“希望三秦都市报越办越好,为所有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新闻。我相信,会有更多读者爱上这张报纸。”

  首席记者张晴悦

  三秦都市报等你讲故事

  一张张报纸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更替,更记录着媒体工作者的心血和读者的情感。本报开设专栏《我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倾听广大读者讲述阅读报纸的心得和感触,并将抽取10名幸运读者,每人送上一部智能手机,赠订一份报纸。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故事与我们分享,请拨打本报热线965369或@三秦都市报、三秦网与我们联系。

  我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

新闻推荐

官方澄清:大明宫遗址未有复建计划 网上信息凡涉犯罪将报案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微信公号“曲江新区”4月12日消息:中华盛世网发布了落款单位为北京盛世时代网络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陕西盛唐时代古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唐·大明宫复建工程”...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资产转让公告2018-04-12 10:33
评论:(这张报纸曾给我一个工作平台 七旬老人讲述与三秦都市报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