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今年初国务院批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两重机遇叠加,3月30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贸试验区揭牌一年来,已成为引领大西安、示范中西部开放先行区。
“西安样本”使市场主体加速聚集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一年来,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涉及西安市的127项试点任务正在全面推进,推出了67项创新举措,形成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同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全力促进自贸试验区各项改革试验。
自贸试验区建设得如何,企业落户是重要检验。据统计,从2017年4月1日揭牌至当年年底,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2家(含西咸12家),助推2017年西安市实际利用外资53.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1%,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
一年来,西安区域内先后有三星西安芯片二期、华为全球技术中心、传化物流、安博物流、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项目落户,为带动大西安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自揭牌至2018年2月底,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市场主体13521家(含西咸1609家),其中企业11055家(含西咸1562家),注册资本3343.7亿元(含西咸963.8亿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262家(含西咸50家)。
数据显示,自贸试验区揭牌前市场主体存量有24954家(含西咸1959家),挂牌11个月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占存量的54.2%,平均每天新增40户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简政放权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揭牌一年来,西安市积极在自贸试验区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通过“先照后证”,减少审批环节,形成市场主体登记信息与审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互联互通;推进“多证合一”,实现企业注册登记一口受理、19项联办,减少企业往返涉企证照部门次数,降低进入市场的制度性成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正在加速改善;实现企业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实施企业名称网上申报审核,提供现场登记、网上登记、手机登记、银行登记、自助登记、微信登记、支付宝登记等多渠道、多平台注册方式,通过电子化、无纸化办公,使市场主体准入更便利、更高效。
此外行政效能革命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推出多项“五星级”服务;对企业注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金融等领域的事权应放尽放,向自贸试验区下放101项市级事权,实现企业从市场准入到注销退出的全周期服务不出区;建立“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并联审批”工作模式,推行“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实现“19项事项联办”和“一站式服务”,办理事项由30天压缩到3天;推行“最多跑一次”清单管理,精简和规范办事项目,加快形成全覆盖的一次办结机制;设立行政审批局和市场监管局,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集中行政职权669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市场准入、投资报建、建设项目审批、民生服务等,确保集中行政许可权的“含金量”。
创新成果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自贸试验区内的“西安港”是中国最大的陆地港口,已获得国内、国际双代码,具备了港口、铁路枢纽、公路枢纽和国际多式联运四大功能。自去年西安区域揭牌后,西安市不断完善口岸功能,目前铁路口岸已获批进境粮食和肉类,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正在加速建设。同时扩大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上海港、宁波港合作,开通西安到汉堡、莫斯科等8条国际铁路干线,连接国内外、联通东中西的开放大通道正在逐步扩大。
一年来多家企业走出去开展投资合作,项目落地哈萨克斯坦、伊朗、南非、马来西亚、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初步形成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一带一路中欧合作产业园”建设,创建“一园多国”新模式,通过产业园平台推动更高质量的“引进来”、“走出去”。
同时积极创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文交流新模式,合作举办“国际交通学院”,开办“一带一路”商务精英训练班,开播全国首家丝路频道,“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影响显著提升。
区域制度创新迸发新生机
过去的一年,西安市对标国际规则,推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在投资便利化方面,对外商投资企业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实行备案管理;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在医药制造、装备制造、金融领域等方面进一步扩大开放;2018年1月,按照国务院对自由贸易试验区行政法规要求的调整,放宽对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范围及股比的限制;自贸试验区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推出招商引资、产业培育、产业扶持等政策,对引进资金、产业聚集进行政策引导。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口岸通关由传统的“串联式”作业改变为“一次申报、分步处置”,企业通关物流成本平均降低近30%;承接国家“单一窗口”各项应用功能在自贸试验区的推广使用,推动“单一窗口”逐步成为企业面对口岸管理的主要接入服务平台等措施,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通关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减到3小时,大大提高了芯片设计企业参与全球协同开发的时间效率;建立自贸试验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创新推进“货站前移”“舱单归并”,通关效率提升30%以上。
在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推行自贸试验区内跨国企业集团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不断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开展全国首批投贷联动试点,对银行传统运营模式进行创新,实现银行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应用区块链直联跨境支付技术为区内企业叙作美元跨境支付业务,跨境外币资金实现“秒级”传输,跨境结算效率得到大大提升;为区内境外机构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开通自贸试验区账户核准绿色通道,账户核准时间缩短50%;在自贸试验区政务大厅设立征信服务窗口,为企业、个人及政府部门提供征信查询服务,成为西北地区首家人民银行与政府合作的征信查询服务窗口。
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通过近一年的改革建设,已经成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使西安市“一带一路”合作交流重要支点作用得以彰显。
相关新闻
今年西安将以自由贸易港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本报讯2018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还将推出更多具有西安特色的实践经验,不断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中当好排头兵。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今年西安将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上争取更大改革自主权。结合国家的新要求,研究、梳理需要国家下放的权力清单,以及进一步扩大对外资开放的具体领域建议,积极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支持;加强对内陆型自由贸易港的研究,以自由贸易港的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同时围绕西安市承担的127项试点任务,强化台账管理,提升已推进事项的工作标准和完成质量,加快推进启动事项的跟踪落实。在自贸试验区内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实现政府管理重心由事前审批向事后监管转变,实行“极简审批”和“一网审批”,力争实现“3450”目标,即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办结,经营许可证4个工作日办结,投资项目审批50个工作日办结;建立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完善监管模式和制度,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今年在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建设上,西安市还将全面推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探索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新模式,落实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规定的决定》。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探索“走出去”综合服务新模式,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企业“走出去”的窗口;推动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深化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服务创新,力争2018年实现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全面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提升金融服务功能,大力推进跨境投资贸易人民币计价和结算,加快融资租赁改革创新步伐,积极争取自由贸易账户试点,建设丝路金融开放创新高地。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优势,围绕“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人文交流重要支点定位,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和法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中欧班列发车班次,推动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多式联运水平,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加强与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衔接互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跨境集聚,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开放先行区。此外,西安市还将推动出台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释放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红利;做好自贸试验区创新案例总结,及时梳理经验并复制推广到全市开展,同时配合做好全省试点经验的复制推广工作。
本组稿件由首席记者张佳采写
新闻推荐
坚持以“人”为本 让厕所有效运行 ——访中国“厕所先生”、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中国“厕所先生”、昆山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表示,西安作为旅游大市,“厕所革命”推进的力度、深度、广度都特别大。“我印...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