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招才引智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胡永欣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划与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挂任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副处长
在成都人社局挂职学习的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成都的包容、乐观、创新和开放。成都招才引智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西安应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形成人才工作由少数部门的少数人抓到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第二,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建立人才状况数据库,动态掌握引进和培养的人才数量、专业、结构等,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统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注重挖掘互联网线上招聘的优势,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实现人才资源供给和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第三,重视对本地生源大学生人才的引进。依托籍贯地拥有相对固定的生活基础、较低的房价等有利因素,利用每年大学新生入学季、寒暑假期和大学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牢牢抓住对西安生源大学生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打好人才争夺的感情牌。
第四,做优引进人才的各项服务保障。把西安市“人才新政23条”的各项激励政策落实落细,换位考虑各类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实现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服务。着力解决人才引进后的住房、户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就医、融资、交通出行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引进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以大外宣格局助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林晓鸿
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晚报财经部主任
挂任成都传媒集团编委办副主任
地处西南一隅的成都,在“城市开放,宣传先行”和“宣传部,就是城市营销部”战略思想指导下,摸索总结出一套大外宣工作格局,成功地把“成都故事”讲到了全国,把成都形象营销到了全球。
成都的大外宣工作机制,从媒体、专业团队及市上相关部门抽调上百名专业人士,组成“城市形象营销宣传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媒体策划组和海外媒体服务中心。媒体策划组又细分为国媒小组、旅游小组、投资小组、整体形象小组等。
三级策划体系,为成都的大外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首先,市级层面策划团队,主要负责重大宣传的战略性策划和方向;其次,宣传部层面策划团队,主要负责战役性策划的制定和组织;第三级,各新闻媒体层面策划团队,主要负责战术性策划和实施。
去年,成都宣传系统与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媒体开展“手拉手全面结对”活动,同时还在全力实施“国家中心城市媒体联盟战略”和“海外媒体联盟战略”。一个以国家中心城市为主的热点城市媒体、央媒及全国性专业媒体、海外重要国家媒体构筑的三级宣传圈层,已开始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高效、通畅的舆论通道。
在全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际,西安也需要从城市形象塑造与宣传全面推进,从投促委、旅发委、高新、曲江等重点行业、板块,抽调精兵强将,统筹策划、系统推进,形成大西安的大外宣机制,展示大变化,揭示大机遇,呈现大前景。
“一号工程”建设昆山这么做
王文龙
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招商一局干部
挂任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科员
昆山聚集了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个外资项目,以占我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实现了千分之十七的到账外资,成为全国第一个GDP突破3000亿大关的县级市。这耀眼的成绩背后,是昆山始终紧抓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建设不放松的辛勤付出。
总体看来,昆山招商引资工作的特色体现为:(一)注重产业链招商。昆山立足光电半导体、生物医药和智能装备三大产业集群,展开针对性的招商,使得大量联系密切的制造业在昆山聚集,促进了产业间的快速黏合,区域经济更具竞争力;(二)注重招商平台载体的建设。昆山着力打造了以昆山经开区为代表的8个国家级、省级园区,以小核酸基地为代表的10个特色产业基地和以德国工业园为代表的8个特色创新平台,从而形成了各区有特色产业,各镇有代表企业,创新载体多,成果转化力强的“百花齐放”的局面;(三)注重招商体制创新改革。昆山按照“专业机构、专业队伍、力量集中、上下统一、权力下放”的思路进行了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口子引进、多头跟进服务”的招商引资新格局,既避免了各区镇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又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引进的效率。
借鉴昆山经验,西安市可围绕“3+1”万亿级大产业、硬科技“八路军”、军民融合等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形成集群效应。在现有硬科技产业发展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局等新机构的基础上,持续探索招商体制改革与创新,争取在新经济领域取得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发展临空经济提高开放水平
姚暾
西安航天基地党工委办公室、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兼非公党建局局长
挂任宁波市机场与物流园区管委会建设与安全监督管理局(前期办)副局长
三个月的挂职时间虽然短暂,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宁波市四化同步的发展态势特别是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给自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是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宁波城市建设疏密有间、错落有致,城市管理市容整洁、交通顺畅,城乡服务基本均等、协调发展,全面纾解中心城区各种压力,有力破解了“城市病”;二是务实创新、尊商重企。对民营经济发展分类施策,通过把“无为而治”和“妈妈式的贴心服务”有机融合等一系列方法举措,不断提升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环境;三是互联互通、开明开放。以交通为先导,主动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拥抱大上海,最大限度为各种生产要素的通畅流动创造条件,激发城市群同城效应,深度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四是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强力推进栎社国际机场建设,让“小空港”变大变强,积极申报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陕西自贸区核心区的建设,使西安第一次站在了向西开放的最前沿。相较宁波,西安不沿江不靠海,对外开放主要靠蓝天。西安正在建设中国孟菲斯,以此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借鉴宁波思路,建议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一是加强硬科技项目在临空经济区的布局。二是加强平台建设,强化与其他区域的协同发展。以陕西西咸保税物流中心为基础创建综合保税区。三是加强口岸贸易便利化改革。四是加强内陆自贸区建设,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组宣)
新闻推荐
■记者司文3月5日是西安市中小学开学第一天,各小学举行了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在五味什字小学开学典礼上,全校学生收到了校长送的礼物——六个心愿红包。早上8时10分,五味什字小...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