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才有家,在中国人心目中,家与国是永远不分离,永远息息相关的。中国人永远将个人荣辱、家族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我们这个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石。
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有国之昌盛才有家之温馨,我们一直传承的家国观念就是源自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华血脉。
在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转化,子女的男系血缘得以确认,一夫一妻制家庭逐渐产生。有了家庭的存在,出现更为细致的分工,人们也有了内心的依靠,家庭让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基础更加坚实,随着夏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家国观念由此产生。而到了周朝,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与政治隶属相结合的一种制度,更是将“国”和“家”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家国同构,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家国观念的发展与经济也有密切的关系。春秋时期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简单分工,因其生产单位是家庭,所以小农经济具有的脆弱性与相对的封闭性,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小农经济需要强大的中央集权来保护,例如治水、对外战争等公共事务。这样的农耕文明下形成了血缘组织与国家形态熔铸一体的格局。普通民众对家国同构的认同感逐渐加深,形成了有国才有家的价值导向。
我们常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国家观念的发展与儒家文化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以改善人际关系,解决社会危机为政治诉求,致力于规范人伦关系与等级观念;另一方面,孟子思想中浩然正气与舍生取义催化了民众的救亡意识与民族气节的形成,忠孝一体的儒家家国观念世代延续。后世儒生将这些儒家经典继续发扬,形成了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经世致用情怀。
由此可见,家国观念的产生代表了中华民族朴素的爱国主义。这种“移孝于忠、忠孝一体”的家国观念对于抵抗外来侵略,巩固国家政权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例如岳母刺“精忠报国”四字,鼓舞岳飞投身于反金抗争;再如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存亡之际,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抗日救国。由此可见,家国情怀对民族救亡、抵御外敌、巩固统治、稳定政局产生了积极影响,同时也激发着我们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
转眼当今,家国观念催生的爱国情怀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成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近日,大雁塔文化休闲景区开展新春灯谜游园会。记者高乐摄本报讯(记者高乐)元宵佳节将至,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最地道、最正宗、最有趣的新年活动新体验,西安曲江大雁塔景...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