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杨莉和大女儿汪诗绚到达西安火车站,他们将在这个火车站里换乘K4632次列车去贵阳。当杨莉带着大女儿汪诗绚历经67个小时,跨越2300多公里回到家中,看到一年多未见的小女儿汪思辰与婆婆站在老屋前等她时,奔波了四天三夜的她露出满脸的幸福与微笑。 今年36岁的杨莉是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八堡彝族苗族乡天宝村人,在外打拼近10年。如今,9岁的大女儿汪诗绚跟随她和丈夫在宁夏银川生活,4年多未曾回过贵州老家。3岁半的小女儿汪思辰则在贵州老家由公婆照看。今年过年,丈夫因工作原因留在银川,杨莉带着大女儿踏上了返乡路。 返乡的路途遥远曲折,从银川到贵州老家,杨莉和大女儿先后乘坐两趟火车、两趟大巴车、两趟出租车和一趟公交车,才最终到达天宝村,还要徒步40多分钟才能最终到家。
“回家的路再难也要走,那是有父母在的家,我的小女儿也在家等我过年。”杨莉说。
(新华社发)
新闻推荐
产业是城市群发展 最重要的支撑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耀
■特派北京记者裴磊文/图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对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耀看来,产业的大发展,是城市群得以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