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秦峰实习生杨瑞媛
春运,堪称中国最大的一次人员迁徙,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以往春运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票难求”、通宵排队和嘈杂拥挤,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春运已发生了诸多变化。
买票:从熬夜排队到轻点手机
2月10日,今年春运的第十天,西安火车站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人们从火车站进进出出,奔向家的港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火车站对面的城墙上,“新年快乐,回家真好”八个大字被高高挂起,向归乡的人们贺新年。
在西安火车站广场附近的小吃店里,杜文和老婆、孩子正准备吃午饭,十分钟前他们刚刚抵达西安。杜文是在长沙工作的西安人,每年春节他都会带着老婆、孩子回老家过年。
“以前火车票真是‘一票难求\’。前些年我在深圳上班,为了回家过年,总是在夜里排队买票,即使这样也买不到坐票。从深圳回西安要20多个小时,我几乎每次都是站着回来。”杜文对以前春运的景象印象深刻,“站着真是难受呀,有时候困得不行了,就只能靠着车厢眯一会儿。”
随着社会的发展,火车票售卖方式逐渐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火车站售票窗口、代售点等多种渠道购票。“今时不同往日,春运期间坐火车返乡已不再如记忆中那般煎熬。”杜文说,“今年我们提前一周在手机上就买到了坐票,乘车前带上身份证去火车站取票,很快很方便。”
自从互联网售票模式出现以后,过去熬夜排队买票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人们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不用出门就能买到回家的车票。2月13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今日头条联合发布2018春运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度中国铁路网络购票比重达到七成。
行李:从大包小包到轻便背包
刚从郑州回到西安的大四学生张微微,正在火车站广场的公共座椅上休息。她只背了一个双肩包,戴着耳机听音乐,一副很轻松的样子。
张微微说:“其实我的行李很多。我今年就要毕业了,冬天的所有衣服都要带回家,但我不用大包小包往回拿,一个快递就寄回来了。”
“快过年的这段时间里,寄快递不大方便,所以我提前半个月把行李都寄回家了,只花了四五十元钱。”张微微对小时候和父母坐火车出游的情景记忆犹新,“小时候坐那种绿皮火车,人特别多,车上特别挤。我记得我爸妈每次要提好多行李,进出火车站、上下火车都很不方便。”
而这次回家,张微微的双肩包里只装了钱包和小零食,背着也不重。张微微说:“我一个女生,行李少不仅出行很方便,而且我爸妈也不用来接我。”
据统计,2017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达到400.6亿件,同比增长28%。快递业务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秩序:从拥挤混乱到井然有序
“过去的火车上人多又混乱,现在车次增加了不少,车上也相对没那么拥挤了。”说起近年来火车站的变化,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赵飞感触颇深,“过去售票窗口前被人堵得水泄不通,现在排队买票的人少了,工作人员管理起来方便多了,一切都井然有序。我们正在努力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
火车站外的道路上车水马龙,为了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执勤交警坚守岗位全力做好交通保障工作。通往火车站广场的马路口,交警们充当着“红绿灯”,保证车和人都能安全、快速通行。
火车站广场上还设立了志愿者服务站。今年60岁的张华和老伴要去内蒙古和儿子过年,他们说不会使用手机买票,也不会使用取票机取票,“车票是儿子在网上给我们买的,取票的时候有志愿者帮忙,我们很顺利就能上火车了。”在这些志愿者的帮助下,拥挤的火车站显得安全有序。
买票越来越方便、行李越来越少、秩序越来越好……新时代的春运让人们的返乡旅程更便捷舒适,让人们的生活更具幸福感。
新闻推荐
图为美甲师到家服务。本报记者徐颖摄本报记者徐颖想给家中进行保洁,却不想自己动手;想做指甲,却不想去美甲店排队;想吃人气小吃,却懒得去排队;想去超市大采购,又怕东西太多拿不动……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