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奂雅实习生王晶华
又到一年春节,回家后父母准备的是一桌可口的菜肴,而儿女们带回来的则是给长辈大包小包的礼物。然而不少人却发现,给父母的礼物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在角落里吃灰,这一份份承载孝心的礼物究竟为啥难让父母满意?一年到头,老人家想要的到底是啥?
送爸妈的礼物:不实用不开封
离过年还有两周,在西安工作的28岁小伙陈卓就发起了愁:今年回内蒙古老家,又该给父母带点啥?
陈卓的烦恼并非毫无由头,工作之后的三年里,每年回家给二老带的东西都琳琅满目,有陕西土特产、家居用品、服装、日用品。陈卓苦笑说,自己能想到的,几乎都给爸妈带过,然而爸妈对这些礼物的态度却让他有些失望,“他们每次看我带东西回来也很高兴,知道是我心里惦记着他们,但是我下次回家一看,那些东西还和我送给他们时候一样,原封不动地放在柜子里。”
陈卓无奈地告诉记者,每次带回家的东西,只有大枣等土特产父母会打开,其他东西连包装都没拆。他也曾问过父母这样做的缘由,父母说有些东西确实用不上,有些消耗品也舍不得用太好的,“我爸妈肯定也是安慰我,要真是对他们来说很实用的东西,肯定就拆开用了,感觉自己还是没买到老人家心里。”但每次询问父母需要什么时,二老又总说啥都不缺,让陈卓别乱花钱。
在深圳工作的庄亦燮也有同样的经历,去年过年回到西安时他给父母带回来了一个可以榨汁、做料理的破壁机,“这种东西就是提升生活品质,改变生活方式,但我父母似乎并不想改变。”虽然是玩笑话,但庄亦燮语气中却有难掩的失落,他说几个月后回去,他发现破壁机早已经被母亲束之高阁,除了榨了一次橙汁之外再没露过脸,爸妈认为可以直接吃水果,实在没有必要再榨汁。
背后的原因:不了解不走心
原本包含了一片孝心的礼物,为啥总是被遗忘在角落?“真的是缺乏和父母的沟通,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刚结婚不久的刘莹说,以前自己送礼物也很“套路”,不“走心”,直到去年结婚后看到老公给父母准备礼物的过程,才触动了自己。
刘莹说,工作之后自己每年春节给父母的都是红包、护肤品、茶叶,几乎没换过花样。然而老公韩冬却能够详细地说出父母的爱好,甚至日用品喜爱的品牌,他为票友爸爸准备了下载好戏曲唱段的音箱,为热衷养生的妈妈买了泡脚盆后还专门搭配了泡脚药材。“我每次回公婆家,老公送的音箱都在播放戏曲,洗脚盆也在客厅沙发旁,一看就是天天用。”刘莹这才明白,父母喜欢的礼物,其实都基于子女对他们的了解程度。
作为一名母亲,彭春池也赞同刘莹的说法,她说女儿工作忙,平时和父母的交流本来就少,更别说了解父母的需求。每次过年女儿也会提前买好礼物给老两口寄回来,但对于夫妻二人来说的确不太实用,“买的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用过两次真的没觉得多方便。”彭春池说她也知道女儿买的礼物都价格不菲,女儿或许是想减轻妈妈的家务负担,但并不知道妈妈的生活习惯。
“工作确实太忙了,往往是腊月二十七八才顾得上给家里人买东西。”在软件园工作的党乐说,确实没时间仔细挑选,每次就依靠广告,或者直接买贵的,至于父母用不用倒不是很在意,“带礼物回去就是图个心安。”
解决方案:多聊天常关注
对于咋样给父母挑选礼物这个问题,三桥老年公寓院长杨秋兰说,其实很简单,就是用情用心,只要用了心,哪怕礼物再便宜,父母也能体会到礼物饱含的爱。
“许多人给朋友或者不太熟的长辈挑选礼物时都会从其他渠道打听一下对方的喜好,就是希望礼物能投其所好,但是面对父母,因为觉得太亲近了,反倒不会太用心。”杨秋兰说,工作再忙,每天也可以抽几分钟和爸妈打个电话、发条微信,坚持每天交流,对父母的了解也就与日俱增,选择礼物就有内容支撑。许多子女抱怨说每次问起,父母都说啥都不用买,自己只能凭感觉买,但其实子女可以通过日常交流掌握父母近期生活状态,从而购买符合他们需求的物品,即使只是便宜的日用品,也比价值昂贵、父母却不需要的物件贴心得多。
此外,锦颐养老工作人员王辉还补充道,子女可以多翻翻爸妈的朋友圈,获取爸妈的爱好,从而有针对性地购买礼物。不少父母还经常转发公众号文章到家人群里,子女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判断爸妈获取资讯的方向,“哪怕给爸妈转发几篇他们喜欢的文章,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好的礼物,证明你在关注他们,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关注和关怀。”
新闻推荐
藏族患者强巴塔庆(右一)让儿子为医护人员献上哈达以表达感激之情。(首席记者李明摄)本报讯(记者王燕)“本以为父亲后半生再也不能下床走路了,没想到在西安治疗后,父亲又重新站了起来!”2月10日,在...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