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外双龙灯华商报记者 邓小卫 摄
华商文体娱公众号喜闻乐健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当生活的现代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让“年味”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童谣中的传统春节。关中地区有十多项与春节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着很多和春节相关的历史文化故事,西安甚至是春节的故乡。让我们走进西安中国年,去品一品古城中的年味儿。
今天过小年,农历新年的气氛热烈起来。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包含着中国人几乎所有的哲学和社会学精华。关于春节起源的说法很多,但其中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即我们当代人过的春节源于汉武帝太初元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志春对此表示认同,“可以说,当代人过的春节,就是从汉武帝时发端,因而可以说春节由西安诞生。”
>>当代人所过的春节发源于长安
春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源于鬼节等。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群臣祭拜天地,这就是春节的雏形。但是把春节的时间固定在正月初一,却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对春节文化有深厚研究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春,在春节大年初一这一天出生,因此,他自小就对春节的历史、演变和习俗很感兴趣。“汉武帝制定了太初历,也就是这里面,把我们现在的“过年”时间定下了。还有24节气也在农业立法中得到了体现。可以说,春节就是在西安发端的。”不过,张志春也表示,现在的春节和古代的春节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汉武帝把春节的时间固定了下来,但岁首这个概念,就不是汉武帝的发明了。夏历的时候就是以正月为岁首;到了商代又演变为每年的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为十一月,秦为十月。”到了汉代,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末年,长达2080年。“严格意义上来说,春节包含的岁首意义出于夏朝,但由于夏朝的都城还没有找到。而汉武帝太初历的岁首更迭时间沿用至今,所以,可以说当代人所过的春节发源于长安,而这个长安也就是目前的西安了。”张志春说。
>>春节历经由悲向喜转变的过程
过年往往和一些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传说中,年是一种凶兽,又名“夕”,每过一岁出来害人,故过年又称除夕”。也有人认为年和夕是两种不同的凶兽,但是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将年和夕视作同一或同类神怪。中国古代的每一个节日都包含了一个传说,张志春解读:“比如过年就包含着人们对传说中的怪兽“年”的恐惧,因此给鞭炮、春联等春节符号的诞生赋予了更多实用性和功能性。”
张志春认为,这正是因为古代生产力、生产方式不发达,从而导致了古代的节日是人民心中的一个“坎”,“节日是一个由悲向喜转变的过程,最早的节日包含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恐惧,人们要在这一个“节”,迈过这个“坎”,因此就衍生出很多仪式化的东西,春节就是其中之一。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不断加深,认识到了很多先进的生产方式之后,这个“坎”迈过去了,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庆祝方式。”
>>打造“西安中国年”城市节庆品牌
传说的世俗化呈现方式就是所谓的民俗,因为春节和西安的紧密关系,关中地区还拥有十余项与春节直接相关的非遗项目,“西安中国年”这一概念的直接提出者就是西安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他说:“西安非遗项目很多,戏曲、音乐、美术这些门类的非遗项目中,有些直接和春节有关,有些间接和春节有关,比如社火、锣鼓、舞龙舞狮等等。”此外,张志春还补充了几种民俗表现形式,比如:“灯笼、民间工艺、泥塑……”
1300多年前,唐太宗写下了“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的名句,奏响了”西安中国年“的华彩乐章。因此,城市节庆品牌“西安中国年”已经以申请国家非遗及世界非遗的名义正式推出。西安努力将“西安中国年”打造成国内首个“中国年”节庆品牌,以及西安新春节庆旅游目的地城市品牌。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摄影 邓小卫
年俗备忘录
过年讲究一个“过”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一些传说故事、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过小年祭灶,灶王爷上天言好事,要买灶糖、糖瓜给灶王爷甜甜嘴。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这天是约定俗成的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传说玉帝下界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这一天要买豆腐。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提醒你哦,西安人最爱吃的腊牛羊肉要起大早排长队啦。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过去赶大集,现在去超市,鸡鸭鱼肉,各种年货都买齐!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过去“破五”之前不动生米,提前做过年要吃的馒头,现在提前做馒头方便待客。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这一天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
大年三十儿,把岁守
贴春联,吃年饭,全家人守岁熬年。
正月初一,拜大年
拜大年,拿红包,初一一定要吃饺子。
正月初二,回娘家
出嫁的媳妇儿在这一天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三,小年朝
这天是“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这天不宜拜年。
正月初四,吃折箩
恭迎灶神回民间。全家吃“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烩在一起吃掉。
正月初五,迎财神
“破五”吃饺子,送穷迎财神。
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华商报记者 路洁
春节年俗历史更迭
寻找过年的“神圣感”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核心民俗的春节也历经了多样化的进步、发展和转变。时至今日,过年的习俗已经向智能化靠拢,这同样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属性发生变化的结果。
>>庆祝形式逐渐多样化
先秦时期,《诗经》中的《国风·豳风·七月》里记载了人们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
汉朝时,岁首正式确立,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也越来越丰富。到了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
唐朝时,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
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朝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辛亥革命后,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年俗形成像河流汇入大海
谈到春节年俗文化的演变时,民俗研究专家张志春教授表示,“可以说春节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集大成者,从最早开始探索如何过春节,到现在演变出各种庆祝方式,就像一条河流,有发源地,随后有各种支流汇入,最后成为一条大河汇入大海。”
张志春认为,春节的核心是“除夕、初一”,以这个核心构成了节日的谱系,以一系列复杂的仪式共同组成了春节的活动体系。这其中就包含了“起始仪式”“祭奠仪式”“净化仪式”“餐饮仪式”“馈赠仪式”“交往仪式”“狂欢仪式”“结束仪式”等,“春节不是某一天,而是一段时间。春节的起始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腊八,有人说是冬至,在周代的时候,冬至就是过年了。冬至吃饺子很有典故,饺子古时候称为馄饨,意为混沌,吃饺子就是要咬开混沌的天地。起始之后,还要祭奠祖先、打扫房间、贴春联、迎门神等等一系列的祭奠和净化仪式。此外,聚餐是过年的主题之一,人们在这些吃喝行为中赋予了社交、感情的升华等等社会行为,到了正月十五要挂灯笼、十六要碰灯笼,这些都属于春节演变出的狂欢属性,以及狂欢结束后的结束方式。”
>>在历史和发展中寻求年味儿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当下的智能手机云时代,春节也有了新的演变和意义,对此,张志春认为,现在的年味的确淡了很多,这其中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娱乐习惯的升级,更重要的是和传统的脱钩。
“我们现在过春节更注重社交、馈赠这些仪式,过年要互相发短信、微信,这是都市化网络时代的过年形式。但我们对于祭祀祖先这一祭祀仪式丢掉了太多,很多人都已经不重视这一方面了。”张志春认为,现在的过年最缺少的是“神圣感”,正因为和祖先的“联通”少了,因此,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演变,春节、过年这些在过去非常神圣的事物以后也将逐渐丧失神圣化的部分。如何在尊重历史和向前发展之间取得共识将是未来中国人春节行为的演变方向。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新闻推荐
今日腊月二十三,西安浐灞生态区联合华商报邀请 50位热心读者去仁宗村过小年
仁宗村位于骊山最高峰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西安浐灞生态区联合华商报社将举办“醉美乡村年味浓***暖人心”仁宗村邀您过小年活动。活动举办地仁宗村位于骊山最高峰,是浐灞生态区对口扶贫帮扶...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