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特别报道2“一带一路”上的大西安建设发展篇 新时代,奔跑的西安更精彩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2-05 06:41   https://www.yybnet.net/

华灯初上时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报记者杨光摄

西成高铁让西安和成都两座城市交通实现“公交化”运营(资料图片)。本报记者刘强摄

本报记者赵岩刘曌琼杨光肖杨

2017年是大西安大建设之年,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西安这一年来的发展,那就是“奔跑”。

“大西安”“自贸区”“硬科技”“新经济”……如今,这些词语正被越来越多的西安人所熟知,而它们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展现出西安的“奔跑成绩”。回望过去一年,一个个涉及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及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成果,让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也撑起了西安发展的新未来。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借着新时代的强劲号角,全力开启大西安建设新格局,构筑发展新高地,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从西咸到富阎,大西安格局体量这样形成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首次展示了《大西安空间格局规划图》。正是这张图,展现了大西安架构,勾勒出大西安发展的空间格局。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下,西安市用实际行动让规划落地,彰显出建设大西安的速度和决心。

“环境变美了、交通方便了、生活改善了。大西安建设带来的都是实事儿、好事儿。”谈起自己生活的变化,家住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的张军感慨地说。

这名2018年7月即将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年轻人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都是大西安人,我和家人是出门坐地铁,周末去昆明池玩,购物去三桥。融入大西安,也让更多的大企业选择到西咸新区投资,像绿地丝路国际中心、华侨城旅游综合体等。我已经将西咸新区作为就业的首选地。”

作为大西安建设“三步走”目标中最重要的“一跳”,2017年年初,经省委、省政府同意,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从与咸阳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全方位对接机制的日臻完善,省、市一系列加快西咸一体化政策的出台,使得古老的“双城”快速融合,取得了“1+1>2”的大西安协同效应。

这一举措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创新了城市发展方式,提升了城市能级,放大了辐射效应,使西安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拥有了大西安的格局和体量。

西咸新区划归西安代管以来,咸阳区域户籍转化人口达到60.5万人,家住西咸新区的咸阳人开始在户籍、社保、交通、出入境管理等诸多方面,享受与西安市民同等待遇。

如果说“西咸一体化”使西安向西扩容变为现实,那么“富(平)阎(良)一体化”则使西安的向北延展成为可能。2017年11月13日,省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富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按照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发展集聚、城乡统筹规划、生态环境共治的思路,以军民融合、先进制造业、新型城镇化、休闲农业及文化旅游等为重点,打造大西安和关中城市群新的增长极。大西安未来规划格局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动“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形成“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多中心”,全面优化大西安超大城市空间格局。

1月24日,西安、渭南两市召开富阎产业合作园区总体规划论证会,渭南市将把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富平板块整体交给西安市进行管理,大西安“北跨”迈出新的一步。

2017年的西安,在发展中跑出了“加速度”: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469.85亿元,同比增长7.7%,总量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进至第九位,实现历史性跨越;签约引进项目847个,投资规模达2.35万亿元,为历年最高,被评为“2017最受国际关注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9.5亿元,增长10.5%;进出口总值2545.4亿元,增长39.1%,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54.5亿元,增长9.7%,其中税收增长20.4%,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

打造立体交通大格局,“全球航空一日圈”指日可待

“只要3个多小时我就回家了,方便多了!”1月28日中午,在西安北客站,记者遇到了正在候车的周静。

家住南郊的周静是西安人,在成都上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周静说:“过去回家是个难题,现在不一样了,西成高铁开通后,周末有时间就可以回西安。”

千里川陕一日还,昔日蜀道不再难。如今,西安和成都两座城市交通已实现“公交化”运营。一条高铁让大西安连通大西南,串联起了川、陕沿线的各个城市,也汇聚起发展的力量。陕南和关中、西北和西南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关中城市群与成渝城市群将携手并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学者们10年前提出的以西安、成都和重庆为支点的“西三角”经济区的构想逐渐显现。

由西安引出的“米”字形高铁网逐渐成形。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客运航线达57条,客运量达4185.7万人次,在全国大型机场中增速第一,跻身全国八大最繁忙机场。同时,西安地区年货邮吞吐量突破20万吨大关,标志着西安作为空中丝路枢纽的航空物流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迈上新量级。

立体交通大格局不仅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利,也极大地促进了西安与其他区域的融合发展。根据《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将形成“安全便捷、衔接顺畅、绿色智能”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大西安1小时通勤圈”“关中城市2小时交通圈”“国内3小时辐射圈”“全球1日航空圈”,西安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指日可待。

就在不久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有专家认为:未来的关中城市群乃至陕西要通过“大西安”这一个超大城市平台,在转型发展中进行全方位的资源配置。

新时代新作为。“一带一路”上的大西安建设,在区域发展中找准了自身位置,明确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说发力“西三角”是着眼于大西安“横向”发展布局,那么,实施“三步走”战略则从“纵向”阐释了大西安的未来发展。

根据大西安“三步走”战略安排: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元台阶,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引领“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引领“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国际文化名都行列。

西安发展的黄金期已开启大幕,紧抓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西安历史文化、区位交通、科教人才、工业基础等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扩大开放、优化服务,不断巩固较快发展势头,“奔跑”前进、追赶超越的西安必将在区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擎起“硬科技之都”大旗,用新经济支撑未来

“西安是‘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我看好西安未来的发展。据统计,70%以上的西安人用支付宝,有600万西安人在网上购物。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落户西安,全球的生鲜美味可以30分钟内送货上门。”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钟天华不久前在接受西安媒体采访时这样表示。

1月16日,阿里巴巴“丝路总部”在西安高新区软件新城正式落户,开启“互联网+古都”模式。作为其中合作项目之一的地铁APP,上线不到1个月,注册使用人数即超过100万人。

“现在坐地铁,只要把手机二维码放在地铁闸机上扫一下,就能入闸乘车,免去了找零钱和排队买票的麻烦,真是科技改变生活啊!”西安市民李雨萌说。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1月10日,由西安蒜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维塑Hi3D形体秤亮相2018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这款形体秤在结合了机器视觉以及3D人体重构领域技术的基础上,还使用了运动追踪技术,用科技手段对秤进行了重新定义。像蒜泥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当下在西安越来越多。

2017年,西安市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下设新经济产业发展局、硬科技产业发展局、大数据产业发展局,布局新经济,激发新动能,迸发新活力,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经济变道超车,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成功举办,西安作为“硬科技之都”的形象深入人心。目前,包括IBM、三星、华为等在内的硬科技企业纷纷落户西安,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硬科技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在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中国首个硬科技小镇,记者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现代感和“科技范儿”的新型“海绵城市”。这里既有初创的高科技企业,也有国际化的研发中心,还有不少孵化器。在未来大西安的定位中,这个新区以及其中的多个科技小镇,将汇聚成西安的科技中心。

统计资料显示,到2017年年底,西安市聚集的大数据、云计算企业超过200家,其中云计算中心、研发中心22家,行业应用150余家,主要集中在工业、医疗、旅游、交通、金融、信息安全等领域,产业链条基本完整。

2018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促进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要素聚集。”这“三大经济”勾勒出陕西省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骨架,也将使以三星二期、美光为代表的高端电子信息,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海航、京东为代表的物流产业成为西安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的西安,“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2017年,海航物流和京东物流落户西安,顺丰、圆通、中通、阿里巴巴、普洛斯等物流企业纷纷在西安组建区域总部和物流配送中心。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西安正式进入“自贸时代”。创新机制和政策红利的密集释放,带来的资本集聚、产业集聚效应都开始显现。据统计,2017年4月1日至1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新增企业8200家,注册资本2142.25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95家,注册资本5.14亿美元;新增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176家,有力带动了所在开发区新增注册资本快速增长。

作为“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的“枢纽”和“门户”城市,发展流动经济,大西安正大步前行。一方面,西安承担着欧亚经济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展会的举办;另一方面,西安拥有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平台。西安在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交流畅通方面,越来越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新动能创造新机遇。有政策、有环境、有产业、有市场、有人才……在新时代,奔跑的西安注定会更加精彩!

新闻推荐

竹竿草帘建起的大礼堂 上海带来的雪松腊梅龙柏… 寻访西安交大西迁印记

根植于信仰的西迁精神>>开栏语义无反顾地来到西安,在祖国的大西北一扎根就是62年,靠的是什么?“信仰!一群有信仰的人,我们都是。”91岁的屠善洁教授平静地说,“难得的是我的老师们,当年那一批西迁的...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特别报道2“一带一路”上的大西安建设发展篇 新时代,奔跑的西安更精彩)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