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任宝娃两口子灌腊肠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开栏语
年近了,年味渐渐扑面而来。
也许你“独在异乡为异客”,也许你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西安这座城,不缺历史,不缺情怀,也不缺年味。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是幸福的。即便你听不到爆竹的声音,即便你可能过年无法回家,这座城市也会给你一个温暖的新年。
君不见,西安满城已高悬红彤彤的中国结;君不见,街头巷尾已是写春联备年货的热闹景象;君不见,西安的年味已经沁人心脾,看得见,闻得着。
你印象中的年味是什么?是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还是那油汪汪的蒸碗?是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还是碰见乡党四邻一声“新年好”的祝福?
在西安,在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里,你能感受到哪些年的味道?
本报今起推出《寻找西安年味》系列报道,我们的记者将带你走街串巷,寻找西安的年味,一起回忆过去,展望新年。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线索、感受或故事,请拨打三秦都市报新闻热线965369或@三秦都市报、三秦网。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这几天,任宝娃的生意也越来越忙。
揉着熬红的双眼,年过半百的他累并快乐着。“我做腊肠已经十几年了,每年一进入腊月就这样,顾客多,生意好,忙得没时间睡觉。”
年前平均每天卖出150公斤
任宝娃的店在西安市新城区八府庄,店很小,只有10余平米,两张案板,两台冰柜,一架绞肉机将店里塞得满满当当。店面装修虽简陋,生意却相当红火。“我在这开了8年店,周围大部分乡党都认识我,每年过年都有很多人到我这买腊肠。这是过年待客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都说我灌的腊肠味道好,材料讲究,不坑人。”任宝娃向三秦都市报记者介绍道。
一进入阳历11月,任宝娃的销售旺季就到了。“好多顾客都会提前订,年前这段时间生意最好,一天就能卖300斤。最近这两个月我已经卖出去上万斤腊肠。”年前主要卖腊肠,平日里任宝娃主销猪肉。“我这大多都是老顾客,平日里很多人都来这买肉。城里人自己灌香肠的不多,但是过年家家户户都买。一些老顾客来了开口就买四五百块钱的,中国人过年讲究情怀,腊肠就是大家记忆深处的那份年味。”
顾客们说能吃到年的味道
任宝娃的店是夫妻档,他负责绞肉,妻子杨银侠调味,两个人再搭着手将拌好的肉馅灌进肠衣里,配合默契。别看程序不复杂,但是做出的腊肠是否可口,里面有不少门道。“我刚开始掌握不准,有时调得味道偏咸,有时又感觉甜味重了,摸索了一段时间后,我总结出一套独家秘方,一斤肉加多少盐、多少白糖、多少花椒面心里都有数。”任宝娃向记者介绍,灌腊肠也是良心活,“很多人都担心腊肠里面的肉是不是新鲜,我的顾客都不用操心这个,大家相信我,我也不能以次充好。顾客们都说,在我这可以吃到年的味道。”
在任宝娃的店里,一串串红彤彤的腊肠穿上绳子,挂在店外晾晒,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甜香的是广式腊肠,香辣的是川味腊肠,好多顾客都是各种口味都买一些。过年嘛,就是吃个新鲜,吃个多滋多味。”
“这两个月我基本上每天都是6点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睡觉。”任宝娃笑称,别人都说他为挣钱熬红了眼睛,只有他自己知道,他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我完全可以雇人来帮忙拌调料、灌肠,但是我不愿意,拌料要使上力气拌均匀,现在这些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份苦,做不好砸的是我的口碑。”
离春节还有不到半个月时间,老家在咸阳兴平的任宝娃心里也急着办年货、回家打扫卫生。但他不得不坚守到大年三十那一天。“等最后一批客人取走腊肠,我就可以安心回家了。”
首席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艳芳)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政协西安市委员会的工作重点,将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加快大西安国际化进程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