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静
“明明家门口就有好几家医院,但他们都不愿意打我从省医院开来的针。”随着冬季降温,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期,医院相关科室门诊量迅速增加。不想去大医院排队,市民张女士便想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近注射或输液,但社区医院和就近医院却不愿意帮她注射或输液,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解决办法?日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矛盾:大医院开药就近医院不给打
2017年11月的一天,碑林区张女士5岁的儿子突感不适。考虑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期,为了稳妥起见,张女士专门带孩子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但整个就医过程让她倍感失望:“儿科人太多,就诊、取药、打针,每一步都要跟排一眼看不见头的大长队……下午5点就诊,等给娃打完针已是夜里12点多了。”
“带孩子去医院打针,基本一天都耗在那里了。”第二天陪孩子打完针后,张女士灵机一动:既然省人民医院打针人这么多,为什么不带着药去离家最近的小医院打针呢?找到就近的一家民营医院咨询时,医生告诉她:“医院不打患者自带的针剂。”
虽然张女士一再强调“我有省人民医院开的处方”,但医生却希望她能理解医院的规定。无奈之下,张女士最终还是去了省医院排队挂针。
对此,桃园路的小刘也深有感触。原来去年8月份,她在陕西省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后,医生给开了10天的针药,并建议后续治疗在附近的社区医院注射即可。可没想到,第二天走了好几家诊所、医院,人家都不给打,理由是“是上级规定不打外院药”、“担负不了责任”……“每次去曲江的省妇幼路上都得1个多小时,想起那次为打针所受的周折,到现在我还想哭。”小刘说,对患者来说,为打个针来回跑,真的很不方便。
医院:行业有规定用药有习惯
“医疗机构的用药必须是自己采购的。”市卫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各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执行的是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于2011年联合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这里面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应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购供应。
“也许有患者认为,医院拒绝外带针剂主要是为了让患者重新买药,多赚钱,其实还真不全是这样。”碑林区一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士介绍说,一些药品对于储藏和运输有特殊要求,有些患者并不会特别注意保存,一旦影响药效,确实会有风险。患者换一家医院打针,后面的医生也对患者的情况不完全了解,医生难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的有效性,加之有些医院规模小,设施不完善,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急救方面也有欠缺。所以通常医院对患者自带针剂都很谨慎。
“我们曾遇到过一个患者带着正规的医疗机构开的处方,但药品却来自非正规的药店,还非要我们给他输液,幸好及时甄别出来。”这位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士说,从用药方面来看,同一种药,即使不同药厂生产的,使用效果也有区别,这也使得每位医生都有自己的用药习惯。“有些医生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很清楚某个药厂生产的某种药,在不同季节可能会产生什么反应以及处理方法,但换了不同药厂生产的药,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医生无法很好地把控,这也是一些医院的医生拒绝外带药的重要因素”。
建议:建立协作制度方便患者
在随后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对从大医院开出需带回注射或输液的针剂,如果就近医院不愿意“帮忙”,大部分人会找亲朋好友中的医护人员代劳。如果熟人中没有医护人员,市民就必须多跑几趟路,多费点时间去开药的医院继续输液。
结合小医院拒绝患者自带针剂的情况,走访中不少市民希望西安市上级医院与下级医院间建立协作制度,方便居民就医。以医疗联合体为例,通过内部协调,只要是联合体内的医院最好能相互帮忙“代劳”一下,让患者少跑路的同时,也可缓解大医院排队就诊压力。据此,一些市民建议,让更多大医院加入医联体或是各个区的医联体之间能有一些合作协议,让符合条件的居民可以带着药品在家门口的小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既方便了居民,也能大大缓解大医院人流过于集中的现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燕实习生李梦珠)36岁的俄罗斯姑娘Liusiia(中文名露西娅)患“脑膜瘤”已有6年时间。多方打听后,她将求医的目光锁定西安。1月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为成功接受手术并顺利恢复的露西娅,举行...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