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营饮料、烤肠、面包等物品,成为报刊亭的生存手段。
昔日兴盛的报刊亭如今被夜晚街头摆放的书报摊所取代,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报刊亭,作为大众传媒的终端,成为西安古城的文化标志之一,在本世纪初曾红极一时,几乎遍及西安的大街小巷。每天早起,锻炼遛弯的老人,骑车子或坐公交上班的工薪族在买早点的同时,不忘买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了解国内国外时政新闻和民生民情的信息,而报刊亭的经营户,也以此养家糊口,维持生计。
随着网络传播,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电子阅读的兴起,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报刊亭开始转型兼卖饮料、烤肠、面包、冰棍等物品,报刊书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到2013年以后,许多报刊亭被迫退出市场,难寻踪迹,仅存的报刊亭也成了售货亭,报刊只占很小的比例。
对于报刊亭日渐消失这个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人认为,如今年轻人一味追求手机阅读的短平快,从而成“低头一族”,忽视传统的阅读,是文化沙漠化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大趋势,应顺其自然发展,不应过分看重。
报刊亭日渐稀少难觅踪迹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渐露头角到本世纪初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从2003年红火一时到2008年的鼎盛时期,再到2010年后的微利时代,带有浓郁文化色彩的报刊亭日渐萧条,如今更是难觅踪迹。
“如今大人小孩都上网看新闻,低头玩手机,读书看报的人越来越少,尽管我们这些老年‘书虫\’‘报友\’非常留恋那个纸媒阅读时代,但报刊亭的消失是迟早的事。”家住东关南街67岁的退休教师李克勤每逢周二、周五都要从东关南街南头步行一公里到咸宁西路和乐居场交接处一家书报亭购买《作家文摘》《南方周末》,顺便再买一份《参考消息》和《良友》周报,读书看报是他多年养成的良好习惯,乐此不疲。
在李老师的记忆中,2010年之前,东关南街除了摆地摊、推车子卖报的小贩,固定卖报的书屋和报刊亭就有三家,可如今街道中间那家被一家餐厅取代,北头的书报亭主要经营代办快递业务兼卖饮料,仅剩下街道南头一家还在经营报纸杂志,但卖报纸杂志已成了“副业”,真正挣钱的则是烤肠、面包、饮料和矿泉水。
“昔日生意兴隆,如今难觅踪迹”,这就是西安报刊亭目前的尴尬处境。2017年12月25日,三秦都市报记者骑着共享单车从西安东门出发开始“探寻之旅”,在咸宁西路到幸福路几公里长的路程,仅有2家报刊亭,但在2009年前,这里有5家报刊亭;在康复路、轻工市场到西光厂沿线,曾经有大大小小7个报刊亭,如今随着城东客运站的搬迁,全线崩溃,记者四处寻找,看不见报刊亭绿色的身影;从西安北门到南门沿途,没有一家报刊亭。而人流量较大的解放路,两家报刊亭形同虚设,一家全部经营饮料、烤肠、小百货,另一家报刊亭只摆着几份报纸、几本杂志。从东门至解放路这个地段周边经营报刊的商户相对比较集中,尚勤路和东大街十字有一家报刊亭、雍村饭店旁有一家、和平门里有一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在尚俭路和东大街交会处,两个废弃的报刊亭靠在路边,仿佛讲述所遭受的不幸和无奈……
据陕西省邮政报刊发行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西安市拥有报刊亭约300个,经营主要分三块,传媒集团自主经营的约150个,陕西省邮政报刊发行局经营的82家,还有一部分是传媒公司经营。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受多媒体时代网络电子媒体的影响,目前仍在坚守的估计不到100家,其余自行淘汰,另寻出路。
卖报人见证报刊销售兴衰
无论盛夏还是寒冬,每天晚上早早入睡,凌晨5点30分起床,简单吃过早饭,然后和丈夫一块骑着摩托车到距离她家租住地半站路远的马路旁,给报贩、报摊分发报纸,一直忙到7点30分,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经营的报刊亭。今年57岁的吴女士,从1999年开始进入西安报刊销售市场,她和丈夫从在街头卖报纸开始,当报纸销售员、摆地摊卖报纸、当报纸批发商到报刊亭的经营户,17年一路走来,见证了西安报刊零售和报刊亭的发展历程。
据吴女士回忆,1999年,她刚当报纸零售员时,没有底薪每月收入在400到500元之间,全靠卖报纸提成。2000年,她和丈夫成为西安一家报纸的固定零售员,每月收入700-800元,除了租房子所剩无几,就开始摆地摊卖报纸,生活非常艰难。2008年,他们夫妇开始批发报纸,并担任报纸的零售员,每月收入3000元,每人平均1500元左右,生活有所好转,但在街头卖报,经常受到城管的驱赶、处罚。2013年,西安东郊一家报亭转让出租,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报刊亭,合法经营,不再担惊受怕,也不怕风吹雨淋。在吴女士面前摆着十几种报纸,她身后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的二三百本课外读物、文学刊物、少儿读物等等,如今像这家报刊亭经营的报纸杂志这么齐全的,在全西安市也是屈指可数,名列前茅。
吴女士介绍说,2000年到2007年是报刊销售的鼎盛期,那会她还和丈夫摆地摊卖报纸杂志,每天到他们摊位询问期刊是否到货,阅读报纸小说和案例连载、购买《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的读者非常多,像《知音》《家庭》《读者》这些热门期刊经常脱销,“如今这种生活渐行渐远,我们的报刊亭能维持多久,也是个未知数。”吴女士不无忧虑地说。
据记者采访了解,在西安租赁报刊亭经营的,主要由三类人组成,一是邮电局职工,二是企业下岗职工,三是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和一小部分残疾人,年龄大多在35岁——57岁之间,而且以夫妻联手经营为主,便于换班休息,吃饭如厕。如今,许多报刊亭都面临着共同的困境:买报刊的人越来越少,仅靠卖报刊的收入难以维持报刊亭的日常经营,只能选择放弃。
老年读者成最后“守望者”
读书看报,购买杂志报纸,是50岁以上的中年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报刊的主要购买者,也是报刊亭最后的守望者。
雁塔路一位报刊经营户王师傅告诉记者,在电子阅读、手机阅读未兴起之前,购买报刊的读者比较多,老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到报刊亭主要购买《参考消息》《老人报》《旧闻》等报刊,青年人主要购买《读者》《青年文摘》《良友》周报,妇女读者群大多购买阅读《家庭》、《知音》等,而小学和初中生主要以课外辅助读物为主,如今青年读者和中学生读者已经被多媒体所分流,唯有中老年读者仍然不改初衷,每天利用晨练、买菜、吃早点的机会,顺便买一份报纸、一本杂志。他们对于网络和数字报的阅读不会操作,也没有养成上网阅读的习惯,加之上了年纪,视力下降,借助放大镜、老花镜看报纸,比看手机或电脑简单方便。
家住东关鸡市拐75岁的杨大爷是位退休干部,他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报纸杂志,每天看完报纸后,他还会把好的文章,用剪刀剪下来,粘贴成册,随时翻阅。从上世纪90年代一直坚持到现在。由于订报取报太麻烦,每天到报刊亭买报纸成了他的“必修课”,万一哪天报刊亭彻底消失了,他真的不知该怎么面对。
报刊亭兴衰应顺其自然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已进入“后报刊亭时代”,但是在大学校园门口,在人口相对密集区,报刊亭的经营销售仍旧有市场有需求,从东关正街到兴庆路十字,三四公里的路程,沿途就有四家报刊亭和一个报刊零售点在销售报刊。
对于报刊亭的多种经营,受访的经营户刘大姐说,“一个报亭每年租用费一般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如果不是靠卖面包、牛奶、饮料、火腿肠、充值卡,我这个售报亭几乎每天都要亏本。”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天卖的报纸最多不过十几份,一天各种报纸杂志只能卖到100多元,而销售其他货物最多可以卖到300多元。
对于报刊亭日渐萧条这个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人认为,如今年轻人一味追求手机阅读的短平快成“低头一族”,忽视传统的阅读,是文化沙漠化的一种表现;也有人认为,顺其发展,不应过分强求。
西安社科院研究员王国琪认为,西安报刊亭从兴盛到萧条是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发展的必然现象。他说:“自媒体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于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正确的方式就是迎合时代变化,使传统报刊亭的经营向多元化转变,再说了如果报刊亭真的被淘汰了,也不是什么坏事,必然会被更先进的阅读方式所取代,大可不必患得患失,杞人忧天。”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丽莉)昨日,三秦都市报记者从西安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元旦假期,该局安排足够的执法队员和保洁人员,以城市主干道和各大交通枢纽站、旅游休闲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繁华商业街区等周边为重点...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