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傅每天要用掉6袋面粉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来南吉祥的面食店里买面的人,大都会被他的擀面杖所吸引。
两米多的长度,金属材质——要不是南吉祥正拿着它甩着膀子擀面,谁也不会将这个看起来像杠铃杆一样的“铁家伙”跟擀面杖联系在一起。
看着大家惊讶的目光,南吉祥总忍不住偷乐。卖手工面18年,这可是他摸索出来的“独门神器”。
“擀面是力气活。擀不匀,下到锅里煮的时候就会断开,砸的是自己的招牌。这不锈钢擀面杖使着给劲儿,擀出来的面筋道。”昨天,他神秘地向三秦都市报记者介绍着自己的绝活。
和面 擀面 切面 一家人分工明确
南吉祥的手工面店位于西安市阎良区凤凰北街。每天早上不到6点,他就匆匆起床开门营业了。
早饭前一般没什么客人,但他和妻子得先把店面里外收拾干净,再和上一部分面让它醒着。“和好后让面醒一会,会更松软有弹性。一般到9点,第一拨买面的人就要来了。”7点多,平日帮着他们夫妻二人一起经营这间面店的女婿到店里了,3人每人一个案板,开始“大显身手”。各人分工不一,女婿负责“擀”的第一道工序,将面团擀开;老南负责和面和擀面的最后一道工序,将面擀薄;南嫂负责切面,再把它分类放好、装好等待出售。
3人手脚麻利配合默契,不多时,多半袋面粉已经成了细长的面条。
对于自己的手艺,南吉祥很得意,“我擀的这面,不光周围居民爱买,还有不少西安人专门跑来买了拿到北京上海去。阎良城里很多面馆也是直接找我拿的面。开了18年店,不谦虚地说,很多阎良区的人都爱吃我擀的面。”
十多年擀坏了很多木头擀面杖
如今说起自己的手艺来毫不避讳,但最开始,南吉祥还为自己做手擀面有些难为情。
“以前的关中地区,擀面的活基本上都是家庭妇女们做的。我刚开始干,不少人说风凉话,笑话我一个大老爷们去做女人家的活。”南吉祥说,但慢慢地,大家对他的看法有了改变,“因为但凡吃过我擀的面,就会知道它的筋道,擀面时下了重力。”他强调,“做面食一定要把力气使到,一是揉,二是擀,不能偷懒,慢工出细活。擀一团面最少得半个小时,需要的工序一道都不能少。”
秉持这一原则,十多年来,南吉祥擀坏了多张案板,也擀断了很多木头擀面杖。“这不,最后就换成了不锈钢管做的擀面杖,再不用担心断掉。2.5米长,在我这大案板上用着刚好。”
南吉祥说,以前和他一起从事面食生意的有三四家,由于利润不大,如今还在坚持手工擀面的就剩下他们一家了。“虽然挣不了啥大钱,但我还会继续把手工面做下去。面食是咱老陕的根,一顿不吃想得慌。现在城里人的厨房都小,案板也小,做面麻烦,想吃面了,我这能给他们解馋。”
首席记者张晴悦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许曼佳)日前,中国科协在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举办了“第二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作为陕西省唯一参赛企业,获大赛二等奖。据悉,由省科协主任张斌领队,西安机电信...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