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新四大发明”在陕西——高铁 一路都有风景陪伴 ——陕西人说高铁

来源:陕西日报 2017-10-30 06: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见习记者 郭诗梦

“车窗外,一侧是高楼林立,一侧是绿色山林,能欣赏这样的独特风景,不虚此行!”刚从西安北站出站的高先生激动地说。

高铁让出行变成了享受

高铁让陕西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出远门不再辛苦。

9月29日9时,记者来到了西安北站。这里的人流量虽然很大,却井然有序。自助购票机前,人们正在安静地排队购票。

从西安前往洛阳的万龙就是购票队伍中的一员。

“我的家在洛阳,我在西安上班。”万龙说。

回家对这些在异乡打拼的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记得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还没有开通高铁,每逢放假,我都要早早去火车售票点买票。2011年年初,我正在进行紧张的期末复习,为了买票,不得不从学校跑出来,在寒风中排了整整一天队。就这样,还差点买不上票。”万龙说。相比过去的“买票难”,现在坐高铁可谓随买随走。

“现在回趟家太容易了,从西安到洛阳的车程还不到2个小时,就算是二等座的座位也非常舒适。”万龙笑着说,“各地经济高速发展,我每次坐高铁都能看到城市的新面貌。”

西安北站的工作人员翟颢说:“尽管北站内的客流量与日俱增,但整体环境非常良好。”

10月1日下午3时,西安北站的人流量依然饱和,但却没有任何脏乱的现象。记者在出站口遇到了从北京来西安旅游的高平一家人。这是高平10年里第二次来西安,他说两次的感受完全不同:“上次来西安的时候,我坐的是普通火车,要睡整整一晚。现在坐高铁,4个多小时就到了。白天坐车,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列车窗外,一侧高楼林立,一侧绿色山林,能欣赏这样的独特风景,不虚此行!”

越来越多的人

乘高铁看风景

陕西正在加速“编织”高铁线路网。

“米”字型高铁网的建设,让陕西人出行可通往任何方向,可以欣赏不同的风景。西安北站党总支书记李英说:“现在全省的高铁建设速度很快,基本上一年就可以增加一条线路,来往西安乘坐高铁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家住西安北郊的白先生,经常在西安北站乘坐高铁。“我妻子娘家在郑州,一个月回去一次。”白先生说,“作为郑西高铁的常客,我也见证着北站乘客数量的惊人变化。最开始来这里坐车,车站都是空荡荡的,现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像今年‘十一\’假期,候车室里满是出行的人。”

李英说:“今年10月1日当天,西安北站的客流量就达到了12.7万人次,远高于去年同期。”

家在西安东郊的王林女士是个旅行爱好者。高铁开通以来,王林的旅行变得更加多样便捷。“以前大都是坐飞机旅行,从家里到机场就要将近2个小时。如今,坐地铁1小时就可以到达西安北站,坐高铁数小时就可以到达京津沪等大城市。现在坐高铁去其他城市过周末十分容易。等到西成高铁开通,我还要坐着高铁去品尝成都的美食。”王林说。

西安铁路局计划统计处处长谭亚东介绍,不久的将来,陕西省的高铁线路将会形成以西安为中心,向8个方向进行辐射的“米”字型网。这8条高铁线路分别是:正北方向通往包头的包西高铁;正南方向通往重庆的西渝高铁;正东方向通往郑州的郑西高铁;正西方向通往兰州的西兰高铁;东北方向通往大同的大西高铁;西北方向通往银川的银西高铁;西南方向通往成都的西成高铁;东南方向通往武汉的西武高铁。

陕西人乘坐高铁“一日游”周边地区将不再是梦想。

新闻推荐

快捷舒适的高铁、包邮到家的网购、覆盖全球的移动支付、出行便利的共享单车,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被世界点赞。在陕西,“新四大发明”也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本报见习记者陈卓珂火药、造纸术、指南针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以此为代表,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创造了无数先进的科学技术。今天,高铁、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单车被称为“新四大发明...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四大发明”在陕西——高铁 一路都有风景陪伴 ——陕西人说高铁)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