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西安人的自行车情怀

来源:西安晚报 2017-10-15 06:21   https://www.yybnet.net/

□段磊

中国曾经被誉为是“自行车王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个西安人都有一辆自行车,就像现在每人一部手机一样,在生活中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自行车。当时,西安的大街上机动车比较少,满大街都是骑自行车的。跨入二十世纪,四个轱辘的汽车成了西安人主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2017年春节过后,各种共享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我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回想起自行车在西安的变化,感慨颇多,几十年前和自行车有关的点滴往事又浮现在眼前。

当年,西安最壮观的景象就是:快下班时,通常是提前三五分钟,各个单位特别是国营大厂的门口就挤满了等待下班的黑压压人群和人手一辆自行车的自行车阵,就如同今天学生放学出校门一样。下班铃声一响,工厂大门打开,人们便叽叽喳喳、说着笑着蜂拥而出,然后各自骑上自行车,铃铛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壮观和热闹。记得,当时在钟楼、北大街、东大街及各个电影院门口都有专人管理的存放自行车处,一辆自行车发两个带编号的长方形牌子,其中一个牌子自己拿着,另一个则锁到车上。取车离开时,必须将两个牌子都交给保管员,如果牌子丢了或者只有一个牌子是绝对推不走自行车的。

那时的西安人绝对不敢把车随便停在路边一锁就走,因为在当时买一辆自行车几乎要花去一个月工资。每辆自行车在出商场时都要打钢印,并发一张如同今天行驶证一般的自行车证。对一个家庭来说,如果不慎丢失了自行车,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人们立刻会跑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并在民警那里详细登记自己的自行车牌子、颜色、型号、钢印号、自行车证。之后,回到家便是焦急地等待。一旦民警破了案,便第一时间冲向派出所领回自行车,同时还会充满感激地给派出所送去感谢信或者锦旗。不过,破案的几率毕竟不是太高,于是也有人会选择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到土门黑车市场去碰运气,因为当时在土门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黑车交易市场,说不定在那儿能够找回丢失的爱车,但是几率也很小。因为做贼心虚,偷车后小偷往往会给自行车喷上和原车不同的颜色再出手,所以如果不看钢印是无法辨别的。

那个年代,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就学会骑自行车了,家离学校远的初中学生基本都骑自行车上学。由于顽皮又不爱惜,他们骑的自行车经常不是坏一个脚踏子,就是少一个铃铛。因为害怕家长责备,顽劣的孩子便趁人不注意卸了他人车上的铃或者脚踏安装在自己车上。放学时,同路的孩子们基本上是一起走,他们把书包放在后座上用车夹子一夹,不用担心掉下、也不担心被人拿走。孩子生性活泼、顽皮,一路喊着“没铃没闸没轱辘”,有时还双手撒把……

那时,西安人出行主要是靠自行车,虽然坐公交车只有几分钱,但是人们还是愿意骑车,方便、省钱也威风、潇洒。尤其是谈恋爱的年轻人,一边骑车一边谈情说爱,有一种说不出的爽快。女青年坐在后座上用胳膊轻轻地挽着骑车男友的腰,而男青年或吹着口哨或者哼着歌曲,一脸的幸福、得意。再大胆一点的女子则斜着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男青年则故意骑着自行车从单位同事和朋友面前经过,不停地摁着车铃铛,为的就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炫耀一番。但是,骑车带人也是有风险的——过十字路口时,会被交警拦下罚款,因为那个年代是决不允许在主干线上骑车带人的。

现在的共享单车诠释的是一种环保、低碳、健康的生活理念;而在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自行车就像一条连接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纽带,留给老西安人许多美好的回忆。

新闻推荐

紧盯“五资”抓招商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以京东为代表的大企业大项目纷至沓来,标志着商界对西安发展潜力的认可和对西安市营商环境的赞许。(资料图片记者雷伟东摄)■首席记者杨耀青实体经济是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要壮大...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西安人的自行车情怀)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