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全城动员,帮助“英雄的哥”马岁民的爱心接力,成为这个满城桂花香的时节,一道温暖的风景(详见昨日本报A7版报道)。
昨天一早,与马岁民有过一面之缘的两位大学生,赶到位于西安雁翔路的马岁民家中看望他。
一年前,这两位西北大学的学生,要做一份关于出租车司机工作现状的社会调查,曾见过马岁民。昨天,在看到三秦都市报的报道后,两人联系到了三秦都市报记者,在表达关切的同时,提出想去看看这位“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大学生杜志远说,马岁民不顾自身安危,在高速路上徒手救了4个人,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这是一种义举,一种英雄之美,“他把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很让人感动。”
让杜志远深受触动的,还有马岁民发给铁一局社区主任吴永乐的那条微信,“‘救救我吧,实在撑不下去了,\’这种真实、坦率甚至怯弱的表达,让我无法拒绝。”
事实上,在收到马岁民求助微信的当晚,同样作为“西安市道德模范”的吴永乐,第一时间将这个情况,转发在了一个微信群中,并以个人名义,拿出2000元。
论年纪,马岁民应该是吴永乐“儿子辈”的人,在吴永乐眼里,他朴实、厚道、正直,“要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他绝对不会跟别人说自己的难处。”
记者昨天看到了这个名为“陕西西安道德模范”的微信群,现在的59名成员,都是省市区三级历届道德模范。
在本报“公益记者”微信公众号上,全国各地的爱心网友们,也参与到这场爱心驰援中来。
广东河源市好人互助联合会负责人巩坤的老家也在西安,马岁民5年前徒手救人的事迹,他就曾听说过。这次,得知马岁民患了重病,右耳失聪,急需手术,巩坤在广东发起爱心募捐。
“西安是座温暖的城市,”巩坤说,这座城市的市民,守望相助,帮助英雄渡过难关,这何尝不是在重拾内心深处的真诚和温暖?“这样普通的市民告诉我们,人的崇高品质一直没有被埋没掉。他们是西安的骄傲和精神脊梁。”
首席记者宋雨
全城爱心接力救“英雄的哥” 后续
新闻推荐
2017年双创活动周西安会场闭幕 34场活动吸引20万人次参与
本报讯(记者文晨)昨日,2017年双创活动周西安会场闭幕。作为贯彻落实陕西“五新”战略、实现弥补短板、加快“追赶超越”的有效平台,这是西安成功举办的第三届双创周活动,“双创周”已成为西安“双创”...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