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杨耀青)“我第一次了解到这段历史,原来古城西安的电力发展至今刚好100年了!”昨日下午,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的“电力人”来到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精彩的“电力课”。
“穿越一个世纪的风雨,让我们回到1917年,一座小型电灯厂的筹办,成为古城西安用电的起点;1936年,西京电厂成立,西安告别了以油灯作为路灯照明的历史……”伴随着大屏幕上的画面,电力工作人员介绍道:新中国成立后,西安的电力建设蓬勃展开,几代电力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如今的西安电网已经形成以750千伏电网为支撑、330千伏电网为骨干、116座110千伏变电站联络互济的坚强网架结构。
电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输送到千家万户?生活中怎样避免触电?……电力工作人员从日常事例入手,引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结合大屏幕播放的场景和问题,学生们踊跃抢答,从中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常识与技能。不仅如此,学生们还认真观看了“电力大课堂”科普宣传片,涉及家庭、户外、校园用电安全等多个专题,特别是智能电表使用、新能源汽车特点等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这堂‘电力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分钟,但我感到收获很多,不仅了解了古城西安百年用电的历程,而且还掌握了实用的安全技能。”有受访学生表示,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这是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我会把这些知识告诉更多的亲朋好友,让大家对安全用电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肖杨莲湖区大兴新区应用换热技术将再生水通过转化热能,让污水变废为宝,走出了“科技创新+环保”的治水新路子。近日,记者来到莲湖区大兴新区金色悦城的地下车库,这里有一处占地只有几十平方...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