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
■首席记者陈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国宝,曾经担任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昨天,他一出现在2017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论坛,就坦言非常激动。“我是个老陕西、老西安,在这里工作过10年。”虽然离开已30余载,但这片土地他一直关注,这次来西安的变化超过了他的预想。
离开西安的30多年里,张国宝因工作多次再到西安。以前感觉每七八年一个大变化,最近每两三年就有大变化,这次的变化更大。他觉得整个城市面貌蒸蒸日上。
回望盛世大唐,他提到李白的一首诗《少年行》中的“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可见当时已经有很多胡人开的酒店。“据说在盛唐时期长安有人口100万人,其中20万人是来自西域的胡人,外籍人口的比例达到了20%。如果按此标准,现在中国可能还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达到。”张国宝说可见当时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与中亚、欧洲各国交往之盛。再看今朝,他以原来工作过的单位为例谈企业发展。“我原来工作的陕西汽车齿轮总厂现在已经是赫赫有名的陕西法士特,并落户在高新区。”他认为对于西安乃至陕西的企业而言,技术的创新和新的产品是企业赢得发展的关键。
他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非常有发展前景,比如高校优势带来的人才优势。他觉得企业要有冲劲,用创新的力量走出去。另一方面,园区的发展也要根据定位,考虑更加长远,如果是生态区就要在维持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多在生态领域方面引入新的技术创造出绿色的环境,新的产品与技术会带来新的增长点。同时一个园区在吸收企业方面也要衡量是不是适合西安发展,能不能够给西安未来带来更多发展。
张国宝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贸之路,也必然带来人文的交流。在今天“一带一路”背景下,他希望通过欧亚经济论坛等多种形式,助力重现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
新闻推荐
为全球视野下产业园区国际合作出谋划策 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论坛昨举行
2017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论坛在西安开幕。本报讯(首席记者陈黎)9月20日,作为2017欧亚经济论坛重要分论坛之一,由西安市人民政府、新华社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主办的2017欧亚经济综合园区发展论...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