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比奇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玮琛
■记者张雷文/图
说起辞去国外高薪工作回家乡创业这一路的历程,中科比奇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李玮琛说:“回家乡创业,高新区创业园给了我很多支持,在创业路上我感到一路曙光。”昨天上午,李玮琛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研发的产品“DTing肌电臂环”,这种臂环目前应用于儿童机器人玩具,即将市场出售。
放弃高薪回国创业
1989年出生的李玮琛是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在国内大学毕业之后去了德国读硕士,毕业后他顺利在德国宇航局找到了一份工作,从事“空间在轨服务宇航员地面训练”工作。具体地说,李玮琛是在里面负责研发穿戴式人机交互技术,用于对宇航员进行地面训练。宇航员在天空中有时需要出舱维修,而这种训练只能在地面进行,所以李玮琛所研发的设备是一套模拟太空环境可穿戴的智能设备,这套设备要使宇航员能看到自己虚拟的双手从而进行作业。李玮琛的创业灵感也由此而生,因为在他看来,德国做这个研究只是服务宇航员。这一项技术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可以应用于生活服务类,改变生活方式。于是他决定辞去工作,自主创业。
说起放弃德国高薪工作回国创业的初衷,昨天上午,在西安中科比奇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室里,李玮琛坦然地对记者说,高薪稳定安逸的工作,让他一下看到了自己几十年后的生活,想起身后的祖国和家乡处于高速发展期,也急需技术和人才。他决定把大好的青春年华留给祖国,把所学科学技术奉献给家乡,自主创业,助力大西安的发展。
创业路上感觉一路曙光
李玮琛说,2014年9月他从德国宇航局辞职带着先进技术回到西安,将服务于宇航员的技术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家乡开始进行可穿戴手势识别设备的研发。同年10月,位于高新区创业园内的西部首家综合创业生态型众创空间“创途在XIAN”正式投入使用,经过报名、筛选及路演,他顺利成为首期8个会员之一进入“创途在XIAN”接受孵化。此后,他接受了各项创业培训、路演辅导、企业交流、导师辅导等活动,同时,“创途在XIAN”帮他与一些大学建立联系,方便他在研发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及时获得相关支持,同时还帮他还获得了创业资金。
李玮琛说,在德国宇航局所积累的关于生物信息采集、人机交互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工作经验,为他的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进入“创途在XIAN”给他创办公司,提供了各种便利及支持。这两者综合到一起,造就了现今的中科比奇创新公司和DTing生物信号感知交互技术的原型。“现在回想起来,回国创业的选择没有错,创业过程虽然艰苦,但是得到高新区创业园很多的支持,我感觉这一路是充满曙光的。”李玮琛说,短短3年时间,他当初的想法被转变成现实,他们研发的产品“DTing肌电臂环”,已经应用于儿童机器人玩具,并已经批量生产,这种融合了高科技的儿童玩具即将在市场与孩子们见面,它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是传统遥控玩具所无法超越的体验,给孩子们呈现的是一种科技化的童年生活。
对未来很有信心
随后,在办公室里,李玮琛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研发的可穿戴设备“DTing肌电臂环”。记者看到,凭借一个小小的手环,只需活动着胳膊及手指,就可以远程控制机器人进行各种动作表演,这种奇妙的控制感,的确是传统遥控玩具所无法替代的。
李玮琛介绍说,肌电不仅是生物电的一种,可以利用它感知人体行为,研发精尖的手势识别技术,直接操控指定设备。“DTing肌电臂环”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研发的一款手势识别设备,它依靠表面肌肉电信号和惯性元件技术,通过人体前臂传感器来监测手指牵引的相应肌肉群转化成相应的信号输出。简单地说,能够准确判断出手指哪个关节如何运动。所以将它应用于儿童玩具后,这款机器人就可以根据人类的指关节的运动方向做出相应的动作。
李玮琛说,DTing生物信号感知交互技术将来可以应用于很多行业及领域,比如说回到家,一个手势就可以打开门,一个手势电视就可以播放。再比如说,美国科幻电影《第六日》里施瓦辛格用手臂旋转控制飞机,将来都可以实现。而这种技术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所以对未来他很有信心。
新闻推荐
为更好地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碑林区检察院案管中心充分发挥“窗口”服务职能,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紧紧围绕“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的案管职责,制定了三项措施,提升案管接待水平。...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