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礼拜一的上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门诊大楼都可以看到胸外科专家王英禹的身影。 来胸科医院之前,王英禹是唐都医院胸外科博士、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已经有20余年,是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在食管癌、肺癌、纵膈肿瘤等方面学术造诣深厚。现在,王英禹教授作为胸外科学科带头人的身份正式加盟西安市胸科医院。
引进高端人才,这只是胸科医院胸外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由结核病医院转型为大胸科医院背景下,科室业务范围随之调整,从传统结核患者手术扩展为包括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气胸等全胸科手术。科室还成功举办了两届省内颇有影响的胸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议,最负盛名的单孔胸腔镜技术已经领跑全行业,拥有一流的住院环境和硬件设施……不管是“颜值”还是“内涵”胸外科都得到较高的提升。
由结核为主转型为包含肺、纵膈、食管肿瘤为主的大胸腔外科
西安市胸科医院胸外科有着辉煌的成绩与厚重的历史积淀,他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最早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少数几个医院之一,曾因针刺麻醉科研课题取得突出成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科是西安市重点专科,在陕西省较早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科室所做的胸膜外全肺切除术、损毁肺切除、脊柱结核、关节结核在业内以及患者中有口皆碑……但一直以来科室主要成绩多集中在结核病方面,直到2014年,医院更名为西安市胸科医院,由长安南路搬迁至航天大道,在医院由结核病医院转型为胸科医院大背景下,胸外科业务范围随之扩大,从传统结核患者手术扩展为包括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纵膈肿瘤、气胸等胸外科手术。
吃饭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可是在患了食管癌的傅老太看来,一日三餐却变成了负担。傅老太今年60岁,一年多前忽然发现自己吃饭很难咽下去,刚开始是干饭,想吃下去要折腾好久,后来发展为流食吃下去也会感到不适。随着傅老太体重不断减轻,近一周以来水米未进,着急的家人赶紧将她带到了医院治疗,检查结果表明,傅老太得了食管癌,而且是极为罕见的全食管肿瘤并伴随高度溃疡和糜烂。“食管平均长度25cm,癌变部分几乎占了全部。”王英禹指出,患者食管癌的病情发展凶猛,短短时间内主气管、支气管已经被压迫,且还出现了呕血等症状,病情十分危急,必须果断实施抢救性手术。手术历时4个小时,实行颈部、胸部、腹部“三切口”开放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完整切除食管,将胃拿到胸腔中与食管上端吻合,在手术第7天拔出胃管后傅老太就吃上了稀饭,两周后出院。
老高的胸腔中长了巨大的纵膈肿瘤,一旦“侵犯”到臂丛神经,后果不堪设想。胸外科手术团队拆除了埋藏在老高体内的危险“炸弹”。今年7月底,老高在当地医院参加体检。医生告诉老高,他的左侧胸顶部长了东西,建议他到西安的三甲医院确诊。老高来到了胸科医院胸外科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体内长的肿瘤属于巨大瘤,大小约20.0cm×8.0cm,约拳头大小。不仅大,且所长的位置很“刁钻”,紧挨臂丛神经,因为瘤体的周围是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稍有闪失就有可能影响到左上肢功能,手术风险极大。经过周密的论证以及设计后进行手术,考虑到肿瘤的位置以及大小,腔镜下难以将肿瘤完整切除,于是,医生从老高后外侧切开一条长约20公分的口子。手术非常成功,10天后老高完全康复出院。
目前,每年有近百位纵膈肿瘤患者在这里重获新生,根据患者病情,医院从开胸到微创各种术式都有开展;新引进的胸外科主任的王英禹尤其擅长食管癌手术,主刀食管癌手术至今20余年,在食管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近日又有好消息传来,为了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医院设立了食管癌项目基金,对所有已确诊来医院治疗及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将给予专项补助。
外引人才、内挖潜力双管齐下
“只有充足的后备人才,才能给医院注入新动力,使医院在转型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李向前院长将对外人才引进、对内人才培养作为医院转型升级的两个抓手,双管齐下,提升医院人才资源和团队建设。
外引人才方面,医院坚持“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柔性引进国家级专家,“让专家来,病人不颠簸”。近年来,医院在聘请了包括唐都医院金发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佑民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到医院进行坐诊、查房、手术、诊治疑难疾病、抢救危重病人、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培养技术人才、举办学术活动、开展科研合作等。这样,既在老百姓与国家级专家之间建立了“就诊绿色通道”,解决了“找专家看病难”的问题,免去了他们到处求医的颠簸之苦,又让医院的医务人员随时能在专家的指导下工作,提升业务能力。
除了外聘客座教授,医院在内挖潜力方面下足了功夫,制定出详细方案,每年都会面向全国进行大规模招聘,对引进的人才在职务、岗位、薪酬待遇和科研经费上给予倾斜。此次胸外科引进的学科带头人王英禹,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是唐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出任访问学者一年。从医20余年来,经王英禹手术过的患者最小的八个月,最大的96岁,与西京医院心外科联手为三B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了右全肺和部分心脏,该手术成功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缓了患者寿命,并做为业内经典案例在多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推广,相信科室在王英禹的带领下将为医院以及全省需要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事业开创新的局面。在对内人才培养上,医院加大攻读在职硕、博士研究生的选送力度,提升临床能力。 目前,胸外科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医疗技术水平步入国内一流行列。
既拼“内涵”也要“颜值”
七月流火,但高温阻挡不了胸科人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热情与激情。7月22日,由西安市医学会主办,西安市胸科医院承办的“华山论坛——第二届胸部微创外科研讨会”隆重召开。除了陕西省各大医院的胸外科专家外,来自上海肺科医院朱余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张建华、唐都医院李小飞等多位全国著名专家出席了此次大会,通过专家讲座、学术交流、手术演示等多种形式,全面介绍了胸外科领域最新技术与学术动态。能够承办两届全国胸外科大会,这是对科室微创手术实力的肯定。目前,胸外科的微创胸腔镜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先后开展了100多例腔镜下肺叶、肺段、袖式、纵膈、食管等手术。
科室除了注重学术、学科这样的“内涵“建设,在硬件“颜值”方面也下足了功夫。住院病区严格按照国家医院感染防控标准要求,建立三区两通道,三区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两通道为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好的技术也需好的硬件设备与之联袂成荫,珠联璧合。医院拥有奥林巴斯高清胸腔镜、埃尔伯冷冻机、呼吸机与高清机等一流的医疗设备。如今的胸外科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正不断创造新的高点,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
新闻推荐
业界大咖齐聚西咸新区,硬科技城市发展指数发布 西安“硬科技”排第7
华商报讯(记者吕宏伟)9月17日,2017陕西互联网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硬科技+在大西安”高峰论坛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召开。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飞、沣西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马万锋参会并致辞。随后嘉宾...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