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经过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等众多科室医护人员的90余天的密切合作,突破一个个治疗禁区,成功治愈一位特殊的超低龄、超低体重早产“袖珍女婴”。这个幸运的婴儿出生时胎龄仅24周+1天,B超显示胎儿仅有23周,出生体重仅640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被医护人员取名“小簪子”。据悉,这个婴儿也是西北地区最小胎龄的超低体重婴儿。孩子康复出院及百天生日到来之际,西安交大一附院医护人员为这位特殊的小宝宝举行了百天生日庆祝,预祝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紧急救治超早产儿命悬一线
今年6月8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接到西安市某医院的求助电话,孕妇24+1周,B超显示胎儿仅有23周,胎膜早破4天,现在出现阵阵宫缩,已经拆除宫颈环扎的缝线。新生儿科周熙惠主任、宋红霞副主任积极协调,考虑到该患儿救治风险和难度极大,科室抽调最强的新生儿复苏医护阵容,由李小权副主任医师、林晓洁主治医师、杨莹波主管护理师组成复苏和转运小组赶往求助医院。6月8日11点45分,胎龄24+1周、出生体重640g的超早产儿“小簪子”降生了。患儿出生时全身松软,肤色苍白,仅有心跳,医护团队迅速给患儿清理气道、气管插管、心外按压,并进行脐静脉置管,在生后第一时间建立了静脉输液的生命线,宝宝渐渐转红的肤色、恢复的心率和活动的四肢提示复苏成功了!随后转运团队在气管插管下通过“流动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转运系统将“小簪子”转回西安交大一附院。
“小簪子”胎龄仅24周+1天,这么小的超早产儿意味着要挑战医学极限,科室安排富有临床经验的李晖主任医师、李小权副主任医师担任早产宝宝的主管三线和二线医师,王芳会、李媛、张洁及张葳医师先后担任超早产宝宝的一线医师,并配备最强的护理团队配合治疗。
多学科协作共创生命奇迹
“小簪子”胃肠道功能极不成熟,无法经口给予任何药物,静脉通路就是她的生命线,李小权副主任医师经过多方协调,最后在香港某医院成功购置3根1.0F的PICC导管,这是目前世界上新生儿专用的最细的PICC导管。科室段旭锋护士长和杨阿平护士长为“小簪子”安排了技术精湛的4人特护小组,她们既当护士,又当妈妈日夜守护。护理团队还专门录制了妈妈、爸爸及姐姐对她鼓励的话语,伴随着音乐,每天定时给宝宝播放。
随着宝宝一天一天长大,PICC导管位置变动,需要更换再次置管,该院麻醉科王强主任派出了富有穿刺经验的袁伟医师从股静脉留置导管成功,心脏病科派出了擅长血管超声的杜亚娟医师排除了静脉血栓。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努力,保障可患儿的“生命线”持续畅通。
在医务人员及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小簪子”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现在“小簪子”即将出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新生儿科周熙惠主任称,他们将继续关注和指导小簪子的生长发育,为帮助她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学科团队还将为她量身打造家庭式康复计划,伴随她健康成长。G4李晨皎 张丽 缑永强 记者 郑亚雷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宋星辰)9月16日,法士特集团第700万台双中间轴变速器下线仪式在西安高新厂区举行。第700万台双中间轴重型变速器的顺利下线,标志着法士特在实现智能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中跃上了新高度、开...
西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西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