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自行车老店坚守近40年

来源:华商报 2017-09-19 01:41   https://www.yybnet.net/

在老黄的店不远处路边,停着一辆共享单车

柜台上放着算盘和微信支付二维码,老黄说,必须得跟得上时代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张杰 摄

长江自行车营业部,是西安硕果仅存的老牌自行车营业部。回首开店的近40年,人称“老黄”的现任“老板”黄钢明感叹说:“这世界变化快啊。”

从国营到自负盈亏

老黄也说不清“长江自行车营业部”何时开始叫这个名字,“名字是我的上一任起的。最早应叫做自行车零件一厂门市部,是给西安自行车厂生产零件的。”

1969年,17岁的老黄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自行车零件一厂当工人。“自行车零件一厂最早做五金加工,20世纪70年代末国营西安自行车厂组建后,才变成了自行车零件一厂。当时共9个零件厂,延河、鸳鸯牌自行车都由该厂生产。”老黄说,那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组成的“三转一响”是年轻人结婚追求的标配。

上个世纪80年代,国营自行车的销路越来越窄,厂里的活也越来越少。老黄说,“人人都心猿意马,我也另起炉灶,和其他人干起了装修。”但1992年,身为党员的老黄“奉命”接手“长江自行车营业部”。“当时是不得已。接手后,每月还要给单位交管理费,且不能辞退分配到店的8名员工。直到2007年,这批员工内退后,店里才真正实现了自负盈亏。”

既要跟上时代 还要有老范儿

至今,老黄最自豪、也最庆幸的是,他接手门市部后将车辆修理纳入店铺经营范围。“先是自行车,后来是电动车。也算是跟得上时代,才有机会营业至今。”他说。

“1992年后,店里主业逐渐转为修理,人人都需从头开始学习技术。但店里的老国企员工一时还适应不了,大概只有我忙前忙后学习修理,提升技术。2007年,他们陆续退休了。后来雇的这些人,也就是现在的6名员工都很给力。”老黄说,他很感谢店里的6名员工一直在“帮衬”自己:“从2015年起,他们的月工资就只有1000多元,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8:00到下午5:30,没有周末。估计没有年轻人愿意干这苦差事。”但老黄称自己也不清楚为何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也许因为有很多老顾客,车坏了不管多远都要找他修。“这份信任,一时半会儿辜负不起啊。”他说。

相信修车技术会一直传承

老式牌匾、发黄的吊扇、水磨石地面,还有从20世纪60年代沿用至今的货架、展柜,都让“长江自行车营业部”散发着年代的味道。“至今,每笔买卖都要记账,晚上还要用算盘对照账本盘点。”员工于女士说。

当然,店内张贴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还是给老店烙上了时代印记。“老板,能微信支付吗?”说话间,就有顾客来询问。

但在老黄眼里,时下最让他吃不消的还是“共享单车”,虽然方便市民,却给营业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老黄称,共享单车刚兴起时,他也想过去揽下修理的活儿。“但目前停放太混乱,去维修保养耗时耗力,利润也不大,我这把年纪怕是应付不了咯。”

老黄其实早可以安享晚年了。2010年、2015年,他随女儿先后去了瑞典、丹麦等地,而他最关心的是考察发达国家还有没有自行车修理铺。“你想不到吧,老外都特别爱骑自行车,我还专门观察当地修车师傅,实话说技术非常一般。年轻人啊,完全可以学好技术,到国外修车嘛!哈哈。”老黄扶了扶老花镜,爽朗的笑了。

也许在许多人眼里,这家店真的老了,跟不上潮流了。虽然生活中你还不时需要它,但也不会刻意去记得它。老店的存在,更像是一个“记录者”,承载着旧时的回忆,生活的变迁,也寄托了一种情感在里面。华商报记者 付启梦 摄影 张杰

新闻推荐

雅居乐·锦城营销中心开放

9月16日,雅居乐·锦城项目营销中心暨样板间对外开放。该项目位于西安大庆西路沿线,营销中心开放后,将主推三至四房至臻户型,并引入雅居乐“城”系第三代精装标准,致力于提升西安城西人居生活品质。雅...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自行车老店坚守近40年)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