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 长安新闻 高陵新闻 蓝田新闻 周至新闻 户县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西安市 > 西安新闻 > 正文

女子被拐28年 儿子长大帮母回家

来源:华商报 2017-07-08 06:41   https://www.yybnet.net/

听着老父亲说起那些年寻找自己的往事,黄小娟(中)忍不住哭泣华商报记者 黄利健 摄

28年前,19岁的黄小娟抱着美好的希望去找工作,却怎么也没想会被“困”在一个小村庄28年,直到儿子长大成人,在儿子的联络下,才被亲人知晓踪迹。

寻亲

视频确认时电话两头都已泣不成声

说起黄战娃,灞桥区兴义庄村的人都知道他的大女儿黄小娟“丢”了,多年没有音讯。可最近一周,73岁的黄战娃的心情可谓跌宕起伏,因为寻了28年的女儿突然托人来寻亲了。

“6月30日,附近的智慧岛幼儿园保安李师傅来家里,说网上有个小伙子通过他们园长打听我儿子,看人还住在这里没。”黄战娃说,对方说了地名,说了儿子的名字,他们就要了对方的电话,打过去之后,小伙子说他27岁,姓周,在北京打工,是替在江苏连云港的妈妈寻找亲人。小伙子还发来自己的照片,“我当时一看就觉得这娃的脸型长得像我闺女。”黄战娃说。他们赶紧向小伙子要了他妈的电话,打过电话后,又用手机视频通话,“没错,就是我娃。”黄战娃说。

黄战娃的二女儿黄巧娟说,当时视频的时候姐姐在电话那头哭,他们一家人在电话这头哭。“这么多年才得知姐姐当年是被拐卖了。”挂了电话,一家人就商量着去接黄小娟回家。

相见

住了28年不知70公里外是大海

第二天,黄巧娟和哥哥及亲朋五人一行上了路。黄小娟被拐卖的地方是在连云港东海县青湖镇的一个小村子里,距离西安一千多公里,“一路上走走停停,到7月2日凌晨4点终于找到了姐姐家,姐姐的公婆已经不在世了,姐姐的丈夫和儿子在北京打工,在家里还见到了姐姐的女儿。”黄巧娟说,接姐姐的过程一切都很顺利,往回走的路上,她带姐姐去了海边,“离她家70公里外就是大海,可姐姐都不知道”,这让她觉得心疼。

7月4日晚7时,黄小娟终于回到了她日思夜想的家。尽管家乡早已变了样貌,原来的土房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砖瓦房,但父母的牵挂始终不变——黄战娃一见到女儿,眼泪就开始忍不住往下流。村里人知道这个消息,都替黄战娃高兴,村民冯师傅高兴地说:“这是大喜事啊。”智慧岛幼儿园的陈园长告诉华商报记者,他们接回女儿,一家人还专程来园里道了谢。

父亲

“最怕逢年过节只有我们家团圆不了”

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来到黄战娃家,一家人还沉浸在找到女儿的喜悦中激动不已,黄小娟的妈妈不时拉起女儿的手握了又握。尽管如此,一家人三句话说不完就开始抹眼泪。

黄战娃回忆说,女儿失踪的时候19岁,那会儿除了报警,只要哪里有信就去寻,西安周边找遍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一出去找娃就是几个月,走到哪里就租房子住下来,附近的人都知道他的娃失踪了,今天这个说个线索,明天那个说个线索,好心人很多,可就是寻不见娃。

黄战娃说着就哽咽起来,他说最怕的就是逢年过节,因为别人孩子都回来了,“只有我们家,团圆不了。找了很多年,找得我都没心劲了,多少次想娃还活着没,看电视就不敢看寻亲的栏目,一看保准哭。”听着父亲说着这些,一旁的黄小娟不停地抹着眼泪。

女儿

“去找工作被一男一女拐卖到村里”

说起当年被拐,黄小娟记忆犹新。1989年农历九月二十三,她独自从家出发,到西安市碑林区人才市场找工作,“遇到一对男女,说可以给我介绍工作,工资高还不辛苦。”涉世未深的黄小娟就这样跟着他们,也不记得坐了多久的车,去的地方名字都不知道,只知道到了一个村子里,说的话和西安的话有很大差异,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是28年。

关于被拐卖后的生活,黄小娟只说,刚开始她想回家,可人生地不熟,哪里也去不了,连着两年,生了两个孩子,有了牵绊,但她也没有放弃回家的念头,曾多次跟丈夫提过,能否回家看看父母,但得到的回答总是“等家里条件好了,经济允许了,就让你回去”。前几年,她跟着丈夫儿子去过北京,再哪里也没去过,甚至家周围她都没去过,衣服都是夫家的人从镇上买回来的,平时她就跟着丈夫种地,家里给的钱很少。

如今,黄小娟的儿子27岁了,在北京打工,女儿也26岁了,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黄小娟说,丈夫没有残疾,买老婆就是那个地方太穷。不过现在好多了,家里也盖了二层小楼房。两个外孙出生后,她负责照看孩子,日子似乎也不那么难过了。

计划

当28年黑户先办身份证 不打算再回去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黄小娟不善言谈,问两句说一句,话也很简短,说话间时不时抹去溢出的眼泪,问她有没有逃跑、有没有受过欺辱,黄小娟说,她没有逃跑,也无处可跑,哪里都找不到。好在夫家的人对她还不错,从来没有打骂过。黄小娟自己的事情不愿过多提及,倒是说了她所在村子其他被买来的媳妇的境况:有一个女孩跑了,半路上被抓回来,打成了精神病……

昨日,华商报记者电联了黄小娟的儿子小周,小周说,他很小的时候妈妈总给他讲家乡的事,但对于妈妈的情况知道得并不清楚。关于父母的关系,小周说表面看上去挺好的,实际如何,妈妈不说他也能看出一些。妈妈想家,他有责任帮助达成。

在夫家当了28年的黑户,如今黄小娟回来了,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办二代身份证,“这样去哪里也方便。”黄小娟说,她回来了就不再走了,还想把儿子女儿都接来……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 摄影 黄利健

记者手记

时间难以治愈的“被拐”之痛

无论这个团聚多么令人激动,不断泛红的眼框、不断溢出的眼泪,都难掩众人28年来的煎熬。

28年,一万多个日夜的忧心惦念,折磨着父母苍老,哪怕在他们有生之年终于见到了女儿,可那份对女儿的牵挂、担忧,以及对女儿不知身在何处、生死未知的恐惧,此生都心有余悸;28年,同样折磨着黄小娟,从年少青春到年近半百,多年来她少言慎行,才得以回家团圆,那份对家乡、对父母、对自由的魂牵梦萦,任何人都不可能感同身受,那个曾经意气出门、满怀打拼梦想的姑娘,在被人贩子拐骗的路上一去不返。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剂,可在28年的时间长河中,那些罪恶只会越发的深重。惟愿天下无拐!苗巧颖

新闻推荐

市社科院调研“西安市民眼中的大西安” 逾七成受访者对西安未来发展“有信心”

“大西安”一词自今年初出现在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后,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市社科院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就“西安市民眼中的大西安”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西安市民高度...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小草的启示2017-07-08 00:00
评论:(女子被拐28年 儿子长大帮母回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