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夫在作报告记者 李欣 摄
“当前,西安面对着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西安经济要维持高速增长以实现‘追赶超越\’!”昨晚,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报告会,和君集团董事长、和君商学院院长王明夫以《当前经济形势与西安经济发展建议》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如何理解当今的世界大势?世界和中国产业与企业将来会怎样?“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看清大图景,怎样看清大图景呢?”王明夫指出了五大趋势,分别为颠覆解构、结构转型、科技创新、东升西落和资本浪潮。“经济社会的这五大趋势,将使企业的商业环境、竞争态势、机会与风险分布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西安完全有能力
维持经济高速增长
报告会刚一开始,王明夫就以图表的形式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轨迹,反映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同时,他还用大量的数据对比了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情况。“大家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这些发达国家的GDP增速就会下降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人均GDP很快就要增长到1万美元了,也就是说,经济增速就要进入下一个增长阶段。”王明夫说,由高速阶段走向中速阶段,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国的GDP从1万亿美元升至10万亿美元用了14年,而美国用了31年。”他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强劲,但要想深刻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势,需要建立的第一个基本认识就是高速增长的阶段结束了,中国经济步入了中速增长阶段。
“相应地,企业的发展、个人的职业发展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王明夫表示,当经济总量的“蛋糕”以一倍、十倍甚至更高的速度急剧膨胀时,身在其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时代的潮流推着向前,自己所获得的往往比预想的还要多。“新行业层出不穷,年年都有新的生意机会,各单位、各公司都在忙着把新业务推向全国,到处都是新上的项目以及与之匹配的管理岗位,一个有能力的人才往往刚发展起来,没多久就得继续抓紧学习,从而更好地应对新机遇的挑战”。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传统行业来说,这种现状产生着较为深刻的影响。虽然7%左右的经济增速仍然傲视全球,但这样的变化,及其对企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深层次影响还是超过了不少人的预期。”王明夫强调,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西安能否维持高速增长,从而实现追赶超越?“这是个核心命题。我综合分析后认为,这是完全可以的!”
大西安产业转型升级
基础好潜力大
“刚才分析的第一个维度是经济增长阶段,现在来看第二个维度——产业转型升级,西安在这方面大有可为。”王明夫说,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走向“工业4.0”、突出“大数据”“互联网+”等元素,这些领域都是西安的“强项”,因为这里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科研优势的释放使之发展潜力更为突出。
“对于企业家来说,如果要感觉到做实体经济困难的话,我告诉你,这不是经济周期的问题,而是能否跟得上产业换代步伐的问题!”他强调,在新的技术浪潮冲击下,商业社会“天下大变”,一大批公司将不可避免地衰落甚至消失,在产业换代和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战略和策略的应对尤为重要。“企业如果一味地等待行业的下一个景气‘春天\’的到来,我可以明确地说,这是战略性的误判”。
要想跟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步伐,企业应当怎样做才能实现与时俱进?王明夫指出:第一个方向就是重新发明产品,也就是要促进传统产品和产业升级换代,比如突出品质化、创新化;第二个方向,是跟进、开拓新的产业,更新企业的事业结构。他举例说,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包括迈向“工业4.0”,以及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化,由老一代向新一代过渡,比如在零售业、工业、房地产业、旅游业、运输业等领域重新发明产品或服务。
不仅如此,企业要重视新产业的兴起,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生物、航天、新材料等在经济体系中的权重逐渐增大,传统产业的权重与贡献率降低等,同时还需要重视的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比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旧产业与新产业等都涵盖其中。“从以上维度来看,西安经济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建议用前瞻性的目光,超前10年甚至20年优化布局西安的产业结构。”王明夫如是说。
一张图指明
西安产业优化升级方向
在昨晚的报告会上,王明夫多次展示并强调了一张图表,其中展示着科技创新及产业升级的方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金融、健康产业、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大家看,这些大的领域衍生出了这么多分支方向,每个方向都代表着产业升级的新机遇和突破口!”他强调,这里面的绝大多数领域及其衍生分支,都是西安所擅长的,尤其是军工领域,西安在全国有着极为突出的优势!
王明夫还阐述了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在科技创新方面,大家对照以上这张图不难看出,西安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具备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不仅是军工领域,西安的航空、航天领域也是重要的优势所在。我建议西安的相关部门围绕这张图搜集材料、汇编资料,提供给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大家对这座城市发展优势的认识,从中更好地寻找、把握发展机遇”。
借力“一带一路”发展
提升产业影响力
“综观未来的世界格局,有两件事尤为引人瞩目,一个是中国的崛起,另一个是‘一带一路\’的发展。”王明夫表示,站在这种高度上审视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突出九个字——走出去、引进来、全球化。
“所谓‘走出去\’,不难理解,就是中国的很多产业和产品,未来的市场空间和竞争对决将系于国外,比如高铁、汽车、家电等;‘引进来\’包括整合国外的自然资源、产业能力和资源,比如技术、设备、人才、管理、品牌、产品等;‘全球化\’不存在走出去、引进来的问题,而是企业战略就定位成‘做世界公民\’,全球化布局,打造世界级企业。”王明夫说,西安的企业,无论是本土成长的企业还是从外地引入的企业,都要有雄心壮志,建立全球化的经营和管理体系,拉动区域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拓展企业生存空间,重构产业分工体系,借力“一带一路”的发展提升产业影响力。
另外,王明夫还认为,资本浪潮必然发生,中国经济的转型创新和新型全球化需要两股浪潮,第一就是科技浪潮,第二是资本浪潮。“资本浪潮的几个突出现象需要引起大家注意,包括股市对企业越来越重要,并购重组加速,比如行业整合、跨界并购、资源占领、金融控股、跨国并购等,另外就是社会金融结构与金融体系的变迁。”王明夫说。
激活优势产业
打造西安企业家群体
西安正处于“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多重机遇叠加期,如何将机遇优势与国家开放政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补齐短板,您有什么样的建议?金融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西安推进自贸区建设如何做好与“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的经济合作?……
与会者在聆听王明夫的报告后踊跃提问。针对相关问题,王明夫表示,政风和政策、民风和民情是重要的生产力。“最近半年多来,西安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行政效能革命等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势头非常好。”他说,要进一步抢抓机遇,基于“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战略主题,系统构建西安全新的产业结构,把西安打造成为“一带一路”相关产业的聚集区和人才聚集地,同时,引导上市公司进驻西安,建立西安总部、研发基地、制造基地以及产业园区。
在此基础上,西安要激活、壮大本地优势产业,比如旅游、文化、教育、农业、航空、航天、电子、生物、新材料、能源等,特别是军工产业,并且着力把在外地发展的陕籍企业家引回来,推动西安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包括新三板,持之以恒地扶持和打造西安企业家群体……报告会结束前,王明夫激动地总结道:“沉睡千年的古都已然苏醒,雄心勃勃,西安,奔跑吧!”
记者杨耀青
新闻推荐
后天,西安人期待已久的宝兰高铁终于要正式开跑了,这将使西安至兰州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至3小时。记者从西安铁路局获悉,昨日16时起,宝兰高铁各次动车组列车车票已开始预售。西安北至兰州...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