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750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出校园,曾经热衷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现在也将目光投向了二线城市。专家认为,二线城市将能给毕业生更多的发展空间。送房子、给补贴、发现金,今年,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等为代表的二线城市,纷纷推出吸引人才的新政策,力度之大,相当罕见。
6月23日,武汉宣布支持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6月29日,长沙提出5年吸引100万人才;西安也提出“5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其中,武汉发布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的政策措施,涵盖安居落户、促进就业、支持创业、高效服务四个方面,被称为武汉市“史上最强人才新政”。
一些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也被媒体称为“新一线”。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增大和“新一线”城市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应届毕业生对于这些“新一线”城市的热情确实在走高。
根据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比例与北上广深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
二线城市“抢人”,最具吸引力的政策是户口、房子与现金补贴“三招”。其中,住房方面,武汉提出每年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南京则发布了《人才安居办法》,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
今年,武汉、成都、长沙、合肥、南昌等5省会城市联合提出,将积极研究制订政策,支持在校大学生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完善大学毕业生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还有的城市直接拿出现金补贴。对新落户工作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长沙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首次购房可以分别获得6万元、3万元补贴。
在北京、上海落户政策持续收紧和高房价的形势下,二线城市给出的这些优惠政策,无疑是准确抓住了毕业生的迫切需求。
该研究室副研究员李超认为,二线城市如果希望长期持续地吸引人才,除了给予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还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抓好产业发展,扩大经济体量;二是要排除制度性因素的干扰。“为什么很多人逃离北上广后,又逃回北上广?就是因为其他城市存在办事难、工作环境不好等因素。二线城市要做好制度建设,让人才更舒心地定居。”(据新京报)
新闻推荐
考察组参观金融小镇7月4日,海关总署党组书记倪岳峰一行到西安国际港务区考察调研。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副省长魏增军,市长上官吉庆等相关领导陪同并座谈。倪岳峰一行首先来到国际港务区规...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