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展进入商场等公共空间,某种意义上是推倒了学校和美术馆的“围墙”,将艺术嫁接在社会更大的平台上,真正打上公共艺术的烙印。”在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西安美院公共艺术系主任王檬檬如是表示。
“推倒”的意义
别出心裁的瓷器、别致但又颇为浮夸的首饰、精致的景观微雕、充满当代气息的雕塑……不管是西安美院公共艺术系、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及设计学院,还是此前在亮宝楼举办的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7届毕业作品展现场,都吸引了许多市民围观,不少作品甚至直接被艺术爱好者报价收藏。
“早几年,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对此,王檬檬表示,“将作品搬出学校和美术馆,推倒了“围墙”,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艺术品,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通道。要知道,艺术首先是视觉关系,只要看到,不管理解与否,实际已经形成了一种交流。”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辉教授也表示,走出学校,不管对艺术,还是对学生,都是在开放的语境下实现的一种交流。
西安美院院长郭线庐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开放”可以实现艺术作品和社会的有机统一。
“工笔”的争议
将西安艺术院系相关毕业展挪出校园,大家一边倒的支持之外,许多人对于毕业展最为重要版块之一的国画展中,工笔画的“盛行”提出了批评:“光知道制作工笔画,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呢?”
事实也是如此,不管是西安美院,还是陕师大美术学院,毕业展中的工笔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且制作的痕迹多过创作。华商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毕业生,他们坦言,工笔画更容易被认可。对此,收藏家张先生认为,当下社会对工笔画及从事工笔画创作的画家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选择,在全国各类展览中,工笔画更容易获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中国画的“写意”,不是专业院校学习3、4年就能领悟到位的,那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累、领悟,最终水到渠成。
西安美院国画系教授麻元彬则认为,不管工笔还是意笔,都无可否认一幅优秀的毕业创作作品从前期的写生素材收集、构思到小稿的形成以及到作品最后的完成,体现了大学四年本科学习的成果。在艺术多元环境下和大众欣赏要求之下,过多的毕业创作越来越“唯美”,偏工笔过多,意笔作品很少,且绘画过程偏重制作性,语言性表现贫乏,缺少过多的可读性和文案价值,想象空间停留在重复和相似之中,“毕业创作作品,不光要拓展绘画体裁和表现形式,更应提倡加大对传统中国画和区域文化的理解。一幅好的作品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独特的语言系统,而熟悉这样的语言系统,对于认知这个世界极为重要。而毕业展览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动漫已成黑马
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院系的毕业展,更多人将视野对准了美术专业。其实,近年来,数字技术与数字媒介的发展异常迅猛,它不断冲击着几乎所有传统行业。在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影像动画系主任陈鹏看来,在这样一场变革中,对比以前的毕业展,不同的艺术专业都作出了他们各自的响应。
华商报记者发现,在本次艺术院系的毕业展中,新媒体、影视动画个展区同样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一些毕业展作品甚至以前在国际相关影像展中获过大奖。也有数据表明,影像、影视动画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已经市场的香饽饽。
“动画艺术的触角早已通过数字技术触及到新媒体领域。”陈鹏指出,交互艺术设计、信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都和动画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公众面前不断亮相,并正逐步进入应用领域的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也纷纷与动画技术结盟,“全新技术和全新应用环境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动画专业的发展,绘画艺术、摄影、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传统设计或艺术专业,都必须以全新姿态迎接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
在采访中,华商报记者还发现,在诸多艺考培训机构中,影视动画专项培训已悄然开展。一家艺考培训机构负责人拜先生直言,每年各院系毕业展是他的必修课,这两年,影视动画、新媒体的地位越来越高,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毕业展的“黑马”,“我们再不与时俱进,估计就会被淘汰了。”
华商报记者 吴成贵 文/图
新闻推荐
>>西工大明德学院专业投档不采取“分数级差”方式尽可能满足考生第一专业要求据西工大明德学院招办主任刘佳介绍,明德学院专业建设以工为主,文、经、管、艺等协调发展,现设有9个系,31个本科专业,...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