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仓街头卖鸟的摊主等候顾客光临
新闻提示
看尽世间百态,体会市井人生,穿行在充满沧桑和历史的西安古城里,感受体味著名作家贾平凹所描写的场景:“那里是一个偌大的民间交易场所,主要营生是家养动物珍禽花鸟鱼虫,还包括器皿盛具,饲养辅品之类。赶场的男女老幼及闲人游皮趋之若鹜,挎包摇篮,户限为穿,使几百米长的场地上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好一个热闹繁华。”这就是从明末清初延续至今的西安西仓花鸟市场。
今年春天,一则对西仓环境的综合治理被演绎成“取缔”的谣言,在网上和坊间引起轩然大波,虽然对于西安的老玩家们来说这只是虚惊一场,但还是引发人们对西仓档子的回忆和关注,如今为期三个月的治理仍在进行中,人们期待一个繁华鼎盛,秩序井然,道路通畅的新西仓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A
一个老西安的西仓往事
“除了刮风下雨下雪,每周到西仓逛档子,看花买鸟,听蝈蝈叫看斗蛐蛐,淘古玩买旧书,成了我的一大爱好,已经坚持30多年了。”家住西安西北三路今年70岁高龄的王大爷拄着拐杖,行走在拥挤的人流中,不时和那些卖鸟、卖鱼的摊贩打着招呼。王大爷是西仓花鸟市场的熟客,据熟悉他的人说,早些年这老爷子在这儿淘了不少好东西,而且他对花鸟古玩多有研究,有刚入道的生手经常向他讨教养鱼栽花的经验,还有人拿了刚淘的古玩让他鉴赏,王大爷不厌其烦,耐心细致教授,具有专家学者范儿。
据王大爷介绍,这西仓鸟市可谓历史悠久,已经存在很长时间,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就形成了。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西仓“鸟市”还只有两个巷子,只要开市,卖鸟的、卖花的、卖鱼的、卖兔子海龟小宠物的,还有卖古玩书籍、看病算卦的都会聚集过来,许多小商小贩们也来这里凑热闹。西仓花鸟市场,每周四、周日开市。开市的时候,去西仓“逛档子”成为许多西安玩家的重要娱乐活动。长此以往,西仓鸟市慢慢地发展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巷子,后来连附近的教场门和劳武巷也成了商贩们的聚集地,变成了一个辐射周围方圆约三公里的大集市。
王大爷的父亲是大学生物教授,他受父亲的影响,喜欢种花养鸟养金鱼,刚开始到西仓逛档子,只局限于花和鸟,以及蛐蛐蝈蝈小宠物,后来,向古玩行发展延伸,拜师学艺,并广泛浏览订阅文物报刊,渐渐成为行家里手。上世纪80年代,王大爷从工厂辞职下海经商,生意再忙,他都要抽空到西仓档子逛逛,否则,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我这辈子,不喝酒不抽烟不打麻将不玩牌,没有别的嗜好,就是爱好养鱼种花收藏古玩,以前是业余票友,现在退下来了,把生意交儿子打点,成了职业玩家。”
今年4月中旬,突然传说西仓市场要取缔,王大爷急得嗓子冒火,后来得知,纯属谣传,他悬着的心才落到了实处。不过王大爷认为,西仓档子逢集赶会,确实有些乱,摊位随处摆,交通不便,下午散场时,垃圾遍地,但愿这次整治能有所收效,改善环境,汇聚人气。
B
平时顾客稀少逢集热闹非凡
西仓花鸟市场位于莲湖区庙后街,明朝时这里曾是国家粮仓,到了明末清初逐渐形成花鸟市场。随着鸟市的兴起,每逢周四、周日集市,许多小商小贩也来凑热闹。除了西仓东南西北四条巷子,教场门和劳武巷也成了商贩们的聚集地。
在老西安人的印象中,西仓只要开市,卖鸟的、卖兔子的、卖鸽子的、卖狗的、卖鱼的都会聚集过来。夏天,一边有人卖蝈蝈,一边则有人斗蛐蛐,围观的人很多,十分热闹。而在仓口的树枝上、街道旁,还挂着摆着各式各样的鸟笼。由于到西仓赶集逛街的玩家很多,这里渐渐成为许多小商贩青睐的交易地,也成为许多老西安人日常休闲、遛弯的好场所。一说起“档子”一词人们心照不宣,就知道是“西仓”的专用语。6月19日,记者从西仓南街顺围墙根,走进西仓花鸟市场,街西头养鱼馆和街道中间卖鸟的店铺,很少有人光顾,几个老人在纳凉品茶,非常悠闲。在西仓东街卖鱼食花卉的,同样是门可罗雀。倒是西仓南街和北街附近的菜市、瓜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记者采访时,遇到了专程到这买鱼食的赵先生,赵先生自称是一个花鸟鱼虫爱好者,他家在小寨,平时除了到离他家最近的朱雀路花卉市场,西仓是他的另一个选择地。在别处买不到的东西,他就骑电动车到西仓转一圈,必有所获。有时来了,啥都不买,在这里转一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品上市。逛累了,走到附近的回民街咥一碗羊肉泡馍,再买几个柿子饼给老娘带回去,这一天的生活才叫充实。
与平常的冷清相比,到了集日,西仓一下变得热闹起来。6月22日,周四,记者再次来到西仓花鸟市场,从莲湖公园旁的大莲花池街走进去,远远的就听见鸟儿和蝈蝈的叫声,还有小贩嘶哑的吆喝声,从教场门、劳武巷到西仓东南西北四条巷子,沿街摆满了摊位,问价的买货的逛街看热闹的,骑自行车骑电动车的人头攒动,川流不息。除了卖花鸟鱼虫各种小动物,这里还有卖旧书古玩,厨房生活用品,各种小工艺品等等,操着外地口音的商贩在这里叫卖,置身其中方能体会到这个城市的市井人生。西仓鸟市从早上天亮开市直到下午6时,摊主们才懒洋洋地收拾摊子,这一天的集市才算作罢。
C
市民和网友难以割舍的“西仓情结”
对于“西仓档子”的赞誉和留恋,并不局限老西安,一些在西安上学读书的“宠物一族”90后也将这儿视为风水宝地,到这儿淘养各种宠物。
网友“快乐王子”发帖称:西仓花鸟市场蛮不错的,周末去的,人特别多,但是也比较有意思。从洒金桥出地铁站,跟着人流就能找到。人超多,东西也比较杂,细心慢逛还是能淘到一些物件的。千万别开车去,压根没地方停车,而且车子在里面还会造成拥堵。每家价格差异挺大,建议多看两三家再下手。
西安网友“爱鸟儿”发帖称:最近大家都看到一条新闻,西仓早市可能要被取缔,哎呦喂,本人虽是一个80后,但经常到这儿淘宝,看到取缔的消息感觉很伤感,后来又说只是整顿,一惊一乍的,好在有惊无险。
从西安东郊专门赶过来逛街的市民老杨说:“我觉得西仓档子就是西安市井文化的一个缩影,到这里来,就算你什么都不想买,来这里溜达溜达都会有所收获。你会发现在繁华的闹市里还有这样的一个去处,在每周的固定时间,这些爱好生活的老玩家聚在一起,晒一晒身边的‘稀罕物\’,陶冶情操,自得其乐。”
也有住户表示,对于西仓市场的整治不能局限于脏乱差,应通过创新探索,找到西仓这种露天集市的规范管理措施。市民马大姐说:“西仓档子确实存在管理混乱、环境卫生较差等问题,但这毕竟是一处充满市井民俗气息的老集市,希望这次整治能改善西仓的环境,使西仓成为具有历史沧桑又有现代元素的花鸟集市。
D
多部门联手塑造西仓未来新形象
对于很多生活在西安这座古城的市民来说,西仓不仅是便利的早市、热闹的集市,更多的是一种不舍、回忆以及乐趣。但是,热闹集市过后,这里留下的是遍地垃圾;有档子时,因胡乱摆摊设点这里车难进人难行,造成居民诸多不便;不法商贩、假冒伪劣横行,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综合整治势在必行。
2017年4月11日,西安市莲湖区城管、交警、公安、街办、工商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西仓周边道路市场秩序整顿公告》。不少老西安见到公告后纷纷感慨,逢周四周日的西仓“档子”恐怕再也看不到了。其实,此次针对西仓的一系列动作,只是为了整治不法商贩,规范管理制度,从而提升良好城市环境,尽快擦亮西仓这一本土文化名片,使其成为有序、有名、有历史的集市。
4月13日,莲湖区城管委各职能部门对西仓劳武巷区域开展综合大整治行动,在取缔占道出店、清理违规设置、拆除违规棚亭后及时引入环卫保洁力量,对整治区域加强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经过高强度行动,该区域卫生环境整治初见成效。
随后,由莲湖区城管牵头,由北院门街办联合区城市管理局、公安莲湖分局、青年路街道办事处组成联合执法组,对洒金桥北口占道烧烤夜市进行取缔,现场拆除违章搭建棚亭300余平米,暂扣煤烟烧烤炉5个,拖离僵尸车2辆。并组织工程机械进场施工,后续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精品绿化小广场。
据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城管科科长赵文君介绍:“为了使西仓市场规范有序,改善环境卫生,保持道路通畅,每逢周四、周日集会,我们城管科安排30-40名城管人员,值班巡查,从早上六七点钟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钟,已成常态。对于这次综合整治,大多数住户和摊贩都能理解支持。我们下一步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传承或者继承,把西仓这张历史名片发扬光大,使其符合城市治理和城市发展的要求。不久的将来,西仓将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市民面前。”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向红)“厕所革命”是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更是展示西安旅游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西安曲江新区作为西安文化旅游产业的“排头兵”,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率先建设了一批“功能超前...
西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