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视剧《深夜食堂》,我想起原来我也有过一个夜里可以随时去坐坐,吃几串烧烤,干两杯啤酒的地方。只是搬家后再没去过。后来听朋友说,他到周围找过两次,问了打游击的水果贩子、李大哥曾经的竞争对手,甚至连牵狗散步的路人都没放过……但没有打听到。
他让我叫他李大哥,因为都姓李。但其实他年纪和我爸差不多,女儿也只比我小两三岁。每次去吃烧烤,他再忙都要和我打招呼,只有一句话,“妹妹,来啦?坐嘛。”说完就催着老婆和女儿给我张罗桌椅。
最早晚上8点,最晚凌晨3点,除了天气恶劣,李大哥几乎夜夜都在。他把小摊摆在西安中路一巷的南桥头,对面是另一个卖烧烤的年轻人。这是个黄金口岸,紧邻宽窄巷子,又挨西安路,附近小区无数。他的生意比对面小伙子的好好几倍,就着桥头的一星半点微光,总有几个食客穿着睡衣拖鞋,等得望眼欲穿。
有段时间我下了夜班总去,每周至少要报到一次,多的时候三四次。有时候一个人,有时候三两闺蜜,有时候带一大帮朋友同事。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吃成了桥头烤霸,一是因为离家近,二是确实好吃,吃到后来不仅可以享受留菜、插队、抹零等VIP待遇,最夸张的是连鱼没有了,李大哥都要亲自跨上电瓶车到在附近摆摊的徒弟那里借一条回来给我烤。
吃过李大哥的人,无一不是赞不绝口。尤其是五花肉坨坨,每串的最后一坨一定是小块肥肉,烤到外酥里嫩,一口咬下去,一嘴沁人心脾的油香——小时候你一定馋过校门口的电烤羊肉串吧?对,就那个味道,一模一样。还有薄脆土豆片,薄薄的四片穿成一串,花椒面、海椒面、孜然,葱花儿和大头菜颗颗,一层层作料均匀地铺在面上,每一口都是浓郁爽脆。就怕偶尔李大哥忙中失手,盐多撒了一粒,都会觉得咸。
把玉米一粒粒的穿起来烤,我最早就是在李大哥这里吃到的。我回回都笑他不嫌麻烦啊?他话少,只说“这样好吃得嘛。”开发了新产品,他总不忘烤两串送我品尝。他后来的烤黄牛肉捶打后鲜嫩多汁,烤茄子加泡豇豆泡萝卜提味,是在参考了我的建议后改进的。我尝遍了他的所有菜式,连烤大饼这种听起来就很暗黑的玩意儿也敢尝——居然出乎意料的好吃。
修路那段时间,夜里有巨大的卡车开到桥头,李大哥退到无路可退,就和河边一家茶铺洽谈合作。白天,茶铺老板卖茶水收麻将费;晚上,李大哥把桌子一翻,烧烤和啤酒就往上端。茶铺的白炽灯亮得晃眼睛,没洗头的话,我必须戴了帽子才敢进去,搞得自己像个躲狗仔的18线明星。差不多一个月吧,李大哥就又回到了路边,躲着大卡车远远地把桌子板凳一一摆开。
路灯下的马路边,深夜食堂最销魂。
在李大哥那儿吃了几年烧烤,眼看着他们一家三口从来成都讨生活的无依无靠,到多了个学徒的发展壮大,再到他女儿肚子越来越大,才知道那小伙早就成了他的女婿。接着外孙诞生,一家五口在大城市扎下了根,有了共同奋斗的目标。他女儿夜里不再出摊,女婿倒是越来越勤快。
有一天深夜,烤完了所有客人的菜,李大哥终于闲下来,靠着摆着新鲜菜肉串的三轮摩托车车头抽烟。他关心起人来话也不多,“妹妹,你看你哈!吃了我这么多年烧烤,我都当爷爷了,你咋还是一个人?”
不知道李大哥现在把他的摊摊支到哪儿去了?我想带我的小伙子去吃吃看。(相关内容详见明日“大周末”朋友圈子。)(热心市民李小姐)
新闻推荐
????2015-2016年各专业在陕录取情况统计????2015-2016年各专业在陕录取情况统计????2015-2016年各专业在陕录取情况统计????2015-2016年各专业在陕录取情况统计????2017年大类招生专业一览表???...
西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西安这个家。